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3年11月11日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3/12/22    

在立冬刚过、正值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时节,国务院召开这次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作出重要批示:“搞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狠抓落实。要把中央关于扶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政策原原本本告诉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保护、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国务院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探索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部署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为明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年初,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年中,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克服非典影响、增加农民收入的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前不久,国务院又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措施。这些都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针对农业和粮食生产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务院决定召开这次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又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这次会议采取先实地考察、后大会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更好地统一思想,推动工作。昨天,与会代表考察了四川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今天上午,四川、山西、黑龙江、浙江、安徽省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工作情况;下午,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开得很好。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深刻认识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广大干部群众,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掀起三次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特别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水利、生态建设的部署,大幅度增加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供水能力增加。5年来,通过新建水源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国新增供水能力500多亿立方米。解决了3400多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二是灌溉面积扩大。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60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800多万亩,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4亿亩增加到84亿亩。三是节水能力提高。通过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目前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8亿亩,形成了250多亿立方米的节水能力。四是生态功能加强。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农田防护林建设、小流域治理、发展淤地坝等,5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万多平方公里。五是贡献份额上升。目前有灌溉设施的农田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份额比以前明显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和改善,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践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是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水源工程建设,解决灌溉水源不足问题。同时,把节水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加强节水设施建设和节水技术推广,不断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是坚持农民投工投劳与国家投入并重。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国家逐步增加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探索社会资金投入的途径,初步形成多渠道、多方式投入的格局。

三是坚持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并重。把加强工程建设与实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在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四是坚持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态并重。既注重发挥水利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又重视发挥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地区“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带来的灾害仍频繁发生;有些区域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缺乏的状况还相当严重,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的难度在不断增加。水利建设还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主要是:投入不足,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供水和排水能力较低;工程管理比较薄弱,一些设施老化失修,运行效率不高。今年我国淮河流域、黄河和长江部分支流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东北、江南和华南地区遭受严重旱灾。这再次表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是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都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粮食和农产品需求还会不断增加。人增、地减、粮食需求量逐步提高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不可逆转。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守住基本农田。首要的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耕地流失,提高耕地质量,建设好基本农田。同时,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干旱缺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威胁,洪涝灾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和一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决定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必须不断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率。这就要求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水土资源,促进水利工程技术和粮食种植管理技术有机结合,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

(二)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传统的大田粮棉作物种植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农业生产在供水量、水质、灌排保证率等方面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标准和功能还很不适应。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由主要适应增加粮食生产向适应增加粮食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由主要适应小规模生产向适应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转变,由主要适应传统农业向适应农业集约化、精细化、产业化转变。这就要求把传统水利的精华与现代水利技术结合起来,调整思路,改造工程,强化管理,完善服务,更好地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农产品的需要,适应农业标准化的需要,为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供支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扶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支持保护本国农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

(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外延式地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水环境污染加剧。农村水电资源开发率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农民大量砍柴取暖、做饭,直接威胁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围绕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加强水土保持,推行节水灌溉,改造中低产田,整治农村水环境,加快农村沼气、小水电代燃料和电气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农村还有1000万人饮水困难,有3亿人饮水标准低,饮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严重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农民饮用水的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既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我们要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需要出发,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乡镇供水,特别是要尽快解决一些地方存在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先后迈上几个大的台阶,每一次都有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基础作用,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推动作用,对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具有支持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具有保障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努力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资源管理,深化体制改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紧修复水毁工程和应急排涝。今年,我国淮河流域、黄河和长江部分支流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亲自到淮河、渭河等地视察指导防汛抗洪和灾后重建工作。目前,灾后重建任务非常繁重。要把修复水毁工程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抓紧时间施工,尽早保质保量地完成。部分灾区现在积水仍然严重,影响几十万群众生产生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尽快排除积水,为明年春耕生产做好准备。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以基本农田的水利建设为重点。一是健全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逐步扩大排灌面积,真正做到有涝能排、遇旱可灌,不断增强抗灾能力,力争把灌溉农田都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在干旱地区,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二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通过推广灌溉、排涝治渍、农田整治和土壤改良等各种技术措施,提高中低产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力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大部分低产田达到现有中产田水平,大部分中产田达到现有高产田水平。三是努力增加基本农田面积。通过开展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努力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各地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基本农田总量,不得随意调减面积和调整地块,确保人均达到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四是严格管理基本农田。不得随意改变耕地用途,不得在基本农田挖鱼塘、栽种树木,不得破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违法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破坏水利设施的,必须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用水的基本条件,必须大力加强建设。一是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抓紧抓好,大力推广和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加快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搞好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尽量扩大灌溉面积。要重点搞好渠道防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管道输水。要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二是继续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力度。要尽快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对现有小型蓄水工程,要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蓄水能力。加强老化灌溉设施维修改造,确保发挥正常功能。三是增强干旱缺水地区抗旱能力。在干旱地区和缺水地区,通过集雨工程建设,提高应急抗旱能力。在确保蓄水工程安全前提下,尽量多蓄水,逐步实现洪水资源化。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早行动、早部署,提前做好各项抗旱准备工作。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和调度,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四是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在搞好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搞好相关配套工程建设。今后建设骨干工程,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相关配套工程作出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工程的效益。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批示指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各地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精神,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力争2005年前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逐步形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要抓好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建设。在黄土高原地区,要加强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干旱缺水山区和丘陵地区,要建设人均一到两亩基本农田,配套建设一定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要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测体系,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二要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要突出抓好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特别要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退耕还林要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长期生计问题。三要抓好草原生态体系建设。要加大退牧还草的力度,根据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开展以灌溉草地为主要内容的牧区水利建设,为进一步推广禁牧育草、舍饲圈养、围栏放牧等措施创造条件。借鉴农区基本农田建设的经验,在牧区开展基本草场建设,解决牲畜安全越冬问题。

总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的各个方面。我们要牢固树立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与国土资源综合治理结合起来,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与村镇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效益。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明确领导责任,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力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规划,并认真抓好落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抓紧研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扶持政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土地、建设、气象等部门要科学规划,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二)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中央财政将继续增加对农村“六小工程”的投入,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要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地区,要扶持民营水利的发展。要努力形成政府增加投入、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兴农田水利的良好局面。

(三)认真落实政策,切实抓好主产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先要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近,国务院专门研究部署了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关问题,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全面正确贯彻农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加强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国家将通过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等措施,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各地要结合实际,广泛宣传这些政策,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农民搞好水利建设、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四)完善管理体制,改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为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责不明、管理不善、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在坚持统一规划的条件下,鼓励农民以合作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独资等多种方式自建、自管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集体所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改善管理,增进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水利部门要依法加强管理和指导,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掠夺式资源开发,保障防汛安全和抗旱应急调度。

(五)改进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积极探索尊重农民意愿、民主议事兴办水利等公益事业的新路子。政府部门制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要符合农民意愿,需要农民出工、出资的要与农民充分协商。农民选定的项目只要符合总体规划,有关部门就应当积极支持,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适当扶持。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民主管理和监督。

当前,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关系。各地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以后逐步取消“两工”,不是不要农民出工出劳搞农田基本建设,而是采取一事一议,用民主的办法来搞这些建设。只要坚持农民自愿,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强迫命令,不劳民伤财,农民是愿意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工投劳的。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并通过增加政府投入,以补贴等扶持方式,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

二是处理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尊重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系。稳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两者都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往往要超越农户承包地范围,甚至需要跨村、跨乡统一规划和建设,有时可能还要占用一些农户的承包地。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细致地做好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对被占地农民,可通过对承包地的个别调整或其他形式给予适当补偿。禁止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搞平调和平均摊派。

三是处理好加大财政扶持与引导农民积极投资投劳的关系。大型水利工程投资大、受益面宽,主要靠国家投入。一般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靠农民投资投劳。利用冬春农闲时节,组织农村劳动力有计划地兴建和修建一些农田水利设施,是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农业是基础产业,目前也仍是弱势产业。农田水利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各级财政都要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

四是处理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要加快进度,更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检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成果,不仅要看完成的工作量,更要看所建水利设施发挥的作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我再强调三件事。

一是抓好今年冬季农业生产。由于气候原因,今年秋冬种的整个播期都有所推迟,目前北方播种已基本结束,南方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要抓紧最后的播期,利用粮价回升、墒情较好的有利条件,动员和组织农民加快播种进度,尽可能增加播种面积,提高播种质量,加强冬季田间管理,确保明年夏粮丰收。

二是抓好今冬明春植树造林。今年大部分地区秋季雨水较多,为今冬明春造林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各地要抓住机遇,早作准备,确保全面完成造林任务,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要切实搞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

三是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农户的生产生活。今年不少地方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部分农村灾区群众生产生活还有不少困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干部深入灾区和贫困地区摸底排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搞好生活救济和生产帮扶,组织引导灾区群众加快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