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新疆兵团农五师九十团节水农业实践
  新疆兵团农五师九十团     吕国柱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4/2/17    

农五师九十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阿拉山口,气候干旱多大风,被称之"西北风口第一团",土壤盐碱较重,农业生产几乎无地表水可开发利用,发展农业主要靠开发利用地下水。为了节约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我们在八十年代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喷灌种植,探索出"头年种甜菜改良、第二年小麦过渡、第三年棉花增效"的盐碱地喷灌改良经验措施,使昔日荒原变良田;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共同研究推广棉花高产优质节水喷灌技术,使喷灌用水量下降20-30%,棉花产量大面积、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全面超过地面畦灌棉花单产,实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标。九十年代又试验研究滴灌技术获得成功,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又投资2248万元发展节水灌溉和中低产田改造,新建节水示范工程22192亩,其中滴灌工程18192亩,喷灌工程3000亩,形成8万多亩节水灌溉体系,使全团场喷滴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85%。2003年在遭受严重低温、干旱、大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团场7.1万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125.7公斤,其中1.57万亩膜下滴灌平均亩产皮棉132.1公斤,4050亩地下滴灌平均亩产皮棉137.8公斤,3.43万亩喷灌平均亩产皮棉127.18公斤,2.1万亩地面沟灌地平均亩产皮棉118.5公斤。地下滴灌、膜下滴灌和喷灌地棉花平均产量比地面沟灌分别高16.29%、9.81%、7.32%,而且品质有所提高。试验研究和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喷灌植棉比沟畦灌节水30%-40%,增产7%以上;滴灌植棉比沟畦灌节水40%-50%,增产10%以上。目前全团场小麦、甜菜全部实施喷滴灌技术,节水增产效益十分显著。通过采用喷滴灌先进节水栽培技术,近三年节水2800万m3,增产皮棉46万公斤,新增利润256万元,2002年全团的生产总值9816万元,利润2040万元,农业职工年均收入达14500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场增盈、职工增收"的目标。2003年由于棉价飚升,再创利润新纪录,职工的收入也继续得到增长。

九十团通过节水灌溉,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年开采量一直保持在4000万m3左右,占可开采量的55%左右,单井出水量也稳定在200 m3-230 m3/h。同一口井,地面灌只能种植200多亩,喷灌可灌700亩,滴灌可灌1000多亩,发展喷滴灌有效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同时,通过节水灌溉,团场利用节约的水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现已建成8000多亩葡萄园,拥有人工林带2.4万余亩,保护荒漠林10万余亩,使九十团生态环境面貌大变,边境小城镇正在崛起,出现了欣欣向荣快步奔小康的良好局面。九十团发展节水农业走的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

九十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引进喷灌新技术,自主创新发展喷灌洗盐改良盐碱地和喷灌植棉技术获得成功,受到了国家和兵团的重视,得列为国家级节水示范团场,并受到表彰。著名水利专家陈大雕称赞九十团喷灌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九十年代随着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团场注重依托科研院所,采取场所联合形式,促进科技要素向团场转化,团场提供科研平台,使团场成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九十年代实现了喷灌棉花大面积丰产,进入新世纪又积极稳妥的发展膜下滴灌、地下滴灌和灌溉自动化,均获得成功,使节水农业上一个新的平台。

2、注重科技的集成和综合应用。

九十团发展节水农业十分注重科技,技术措施的不断提升。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以节水增产增效为目标,采用先进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进行集成和综合应用,制定技术规程和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了先进工程技术的作用。在干旱多大风的阿拉山口地区将喷灌技术运用得很好。同时又积极发展更为先进的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技术,使节水灌溉技术不断提升。在发展喷滴灌技术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增密度、降高度、抓匀度、争齐度"的植棉技术路线,团场提出并实现了百分之百的良种化、百分之百宽膜和高密度栽培、百分之百膜上精量半精点播、百分之百种子精选包衣和百分之百节水灌溉植棉新技术,以及科学平衡施肥、化控化调、综合植保等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形成集成化、模式化栽培,程序化、标准化管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棉花连年丰收,实现节本增效。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靠高素质的职工去实现,生产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必须真正把农业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团党委向全团发出了"讲学习、抓科技"的号召,并认真加以实施,每年利用冬季集中培训,农事季节通过电视广播、现场观摩、印发农时小报和技术材料,以及派出去进修、请进专家讲学、举办"绿色证书"班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支科技骨干队伍,造就了千余科技明白人,形成农户家家有科技明白人,每个职工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做到技术规范,管理科学,团场形成了科技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网络,保证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的普及率达95%以上,促进了全团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提高。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