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水利,作为湖北农村改革过程中异军突起的新型水利建设形式,近年来在荆楚大地蓬勃发展,势头强劲。6月19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研讨会,大家认为,“三民水利”使得湖北省兴水之路越走越宽。“三民水利”是近年来农村水利建设中自发产生的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模式的概括。它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型水利工程“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好、国家管不到”的大问题,是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生动体现。民主谋水利,就是坚持“利益共同、干所急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协商”的办法,依靠群众力量解决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方式与投入问题。民营兴水利,就是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谁建、谁有、谁用、谁管”的原则,聚集社会资源,吸纳民间资本,大力引导、支持民营主体投资兴办农村水利工程。民众干水利,就是始终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农民办水利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冬今春,湖北省一事一议”水利建设项目达到70%。民营水利发展迅猛,已深入到农村水利、水土保持、中小水电开发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营水利工程已达到39.2万处,投入资金56亿元。全省通过小型水利工程民营化共置换资金6.2亿元,经过滚动开发,新增水利资产2.1亿元。2000~2003年,全省民营水利资金投入由0.6亿元猛增到40.9亿元,每年以翻两番的速度递增。
研讨会上,大家对进一步推进“三民水利”形成共识。一是要把民主谋水利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民主谋水利,是水利工程作为农村基础性公益设施建设适应宏观形势的需要。无论是选择农村水利设施的经营管理方式,还是新建农村水利工程项目,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二是依法规范和促进民营水利发展,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门尤其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在规划布局方面,应将民营水利工程纳入水利建设基本程序,统一规划。在质量监控方面,尽快研究建立民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民营水利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在政策扶持方面,研究制定包括投资激励政策、扶持措施等在内的民营水利管理规章和制度,做到“明晰所有权,出让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让投资者不吃亏,让经营者有收益,让所有者有保障。三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农村水利建设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真正做到发动群众大干水利、组织群众干好水利、指导群众管好水利。
同时,研讨会认为“三民水利”要坚持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走公共财政之路与面上非公益性水利建设走民营水利之路不可偏废,发挥民间资本发展水利的生力军作用与发扬群众在面上农村水利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