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国家制定了“十五”农村饮水解困规划,安排国债资金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从2000年到2003年共安排了85亿元资金,加上地方政府匹配和农民自筹,总投资约170亿元,解决了中西部5000多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其中包括37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量大面广,单个工程规模小,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建后管理等方面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最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其中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是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全面了解各地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把农民最关心的这件实事办好,同时对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水利部决定组织23个小组100多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部农村水利司、规划计划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类似项目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制定了工作方案。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农村饮水解困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今年国家在国债投资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把解决农民饮水困难作为重点列入中央国债投资计划,第一批国债资金计划12.9亿元将很快下达,至此,“十五”规划确定的解决502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将于今年提前完成。
我们要看到,这几年农村饮水解困执行的是1984年制订的标准,重点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农民没水吃的问题。但是从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方面考虑,全国还有几亿农民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饮水安全没有保证。据初步调查,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约有65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00多万人,经常受季节性干旱等影响饮用水供应不足的人口有6800多万人,因污染和自然原因饮用水微生物含量等严重超标以及受血吸虫危害涉及的人口约有1.9亿人。
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以及血吸虫等饮水安全问题,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地方饮用水源微生物、血吸虫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疾病流行,少数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海平原区高氟水、苦咸水的分布范围很广,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近几年又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30多万人。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血吸虫病区需解决饮用水的人口有1100多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组织十分重视饮水安全问题,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对此,我国政府已做出庄严承诺。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关心,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连续三次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也十分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把饮水安全普及率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国工程院提出的“十一五”重大项目咨询研究报告也建议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带着深厚的感情,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饮水安全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
二、提高认识,明确重点,切实做好检查评估工作
最近几年,水利部把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水灌溉工程三项工作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了建设好工程,管理好资金,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从2000年到现在四年间召开了六次工作会议和现场会,2002年水利部组织机关100多名干部对饮水解困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后来农水司和规计司又组织过两次自查和抽查。这次是我们组织的第四次全面检查。可以说搞好这次检查评估是对我们近几年工作的全面检验。
首先,认真检查,科学评估,确保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7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其中集中供水工程有十多万处,这些工程建设质量如何,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发挥,都需要我们本着求真务实态度认真检查,科学、客观的评价。初步调查表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减少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二是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取水时间,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三是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脱贫致富。四是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的新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农民群众把饮水解困工程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赞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农民欢迎的实事之一。以上这些评价都是我们对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典型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价总结。另外,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问题:如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配套资金不落实,建后管理薄弱,水价不到位等。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如何从定量的角度、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合理评价近几年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通过检查评估,促进地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发挥,把饮水解困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次,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下一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近几年,为搞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先后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作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各省(区、市)也结合当地的情况,相应出台了实施细则,规范和指导了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不断总结经验,在工程规划、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具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管理模式。一是对饮水困难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和公示制度;二是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三是工程设备材料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四是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监理制,对小型分散工程实行分片巡回监理,并请受益农户进行跟班监督;五是对工程建后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明确产权,落实责任,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
通过这次检查评估,要摸清各地对中央有关文件执行的如何,了解管理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否得到推广,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对这些问题都需要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做好下一步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这次检查评估活动,由农村水利司和规划计划司统一协调和安排,委托中国灌排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水利经济研究会等单位组织清华大学、扬州大学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及24个省(区、市)水利厅推荐的熟悉农村供水工作的同志以及机关党委、监察局、审计局等有关司局的同志100多人,组成23个专家组,每组4-5人。集中7-10天左右的时间,对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0-2003年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评估。
这次检查评估的重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工程完成情况。要重点调查工程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配套设施的完成情况,实际解决情况与规划卡是否一致,有没有搞竣工验收,验收的结论是什么。二是工程质量问题。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管道安装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存在什么隐患。三是工程效益问题。建后运行能否达到设计的效益,水量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达标,供水范围是否达到要求,能否让群众长期受益。四是工程建后管理问题。已建好的单户工程是否明确产权,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归属是否明确,用水户参与程度如何,责任主体是否落实,是否实行成本水价、计量收费,能否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五是资金使用管理问题。资金使用有无截留、挪用、贪污的行为,有无不按财经纪律办事的情况,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六是群众的满意程度和意见。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紧围绕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饮水解困工程好坏的评价标准。因此,这次检查评估,我们要特别注意广泛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和各级干部的反映。
这次检查评估实行三个结合:一是自查和抽查相结合。各地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有关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首先进行全面自查;水利部组织专家对各省的重要县进行抽查,大家要严格按照《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的要求开展工作。二是随机抽样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每个项目省(区、市)随机抽取2-3个项目县,每个项目县随机抽取3-4个工程项目。对每个被抽取的工程项目随机访问8-10个受益农户。全国共抽取约60多个县、200多处工程、2000多个农户,进行抽样检查,一定要保证检查的质量和代表性。三是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这次调查既要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受益者进行问卷调查,还要实地察看工程,走访受益农户,听取农民对供水工程的反映。
总之,完成这次检查评估工作后,要按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对各省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排队。这次检查不仅要了解情况,而且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有问题的地方,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
三、关于检查评估工作的几点要求
对于这次检查评估,提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严肃认真、高度负责。这次检查活动,每个专家组成员都是代表水利部对有关省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每一位同志都要以满腔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要根据水利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这次检查评估工作,各检查组组长要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要求真务实,客观公正。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要走马观花、不能蜻蜓点水,要沉下心来,认真走访农户,了解群众的反映,实事求是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估工程的成效与问题。不仅要进行广泛地调研,而且要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要深入实际,全面总结。这次检查评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实际的学习机会。希望同志们在这次检查评估工作中,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面向实际,不耻下问,同时注意总结,要通过多看、多问、多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写出有情况、有见解、有理性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四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调查组全体党员要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绝对不能收受礼金和各种纪念品,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展示我们水利行业职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绝对不能出现检查组还没回来,各种举报信、记者的文章就有反映,这件事各组组长要切实抓落实。
同志们,搞好这次检查评估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大家要去的地方都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交通、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现在进入“三伏”天,气候炎热,可能有很多困难需要大家克服,希望大家要互相关心,团结协作。另外,现在正是主汛期,还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平安归来,回来后各个检查组及时拿出高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最后,祝同志们在检查工作中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大家!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国家制定了“十五”农村饮水解困规划,安排国债资金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从2000年到2003年共安排了85亿元资金,加上地方政府匹配和农民自筹,总投资约170亿元,解决了中西部5000多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其中包括37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量大面广,单个工程规模小,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建后管理等方面都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最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农村“六小”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的通知》,其中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是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全面了解各地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把农民最关心的这件实事办好,同时对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水利部决定组织23个小组100多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部农村水利司、规划计划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类似项目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制定了工作方案。今天,我们召开会议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农村饮水解困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今年国家在国债投资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把解决农民饮水困难作为重点列入中央国债投资计划,第一批国债资金计划12.9亿元将很快下达,至此,“十五”规划确定的解决502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将于今年提前完成。
我们要看到,这几年农村饮水解困执行的是1984年制订的标准,重点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农民没水吃的问题。但是从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方面考虑,全国还有几亿农民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饮水安全没有保证。据初步调查,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氟砷含量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约有65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00多万人,经常受季节性干旱等影响饮用水供应不足的人口有6800多万人,因污染和自然原因饮用水微生物含量等严重超标以及受血吸虫危害涉及的人口约有1.9亿人。
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以及血吸虫等饮水安全问题,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长期饮用苦咸水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地方饮用水源微生物、血吸虫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疾病流行,少数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海平原区高氟水、苦咸水的分布范围很广,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近几年又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30多万人。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等地血吸虫病区需解决饮用水的人口有1100多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组织十分重视饮水安全问题,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对此,我国政府已做出庄严承诺。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关心,最近,胡锦涛总书记连续三次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也十分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把饮水安全普及率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国工程院提出的“十一五”重大项目咨询研究报告也建议到2020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带着深厚的感情,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地做好饮水安全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
二、提高认识,明确重点,切实做好检查评估工作
最近几年,水利部把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节水灌溉工程三项工作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了建设好工程,管理好资金,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从2000年到现在四年间召开了六次工作会议和现场会,2002年水利部组织机关100多名干部对饮水解困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行了全面检查,后来农水司和规计司又组织过两次自查和抽查。这次是我们组织的第四次全面检查。可以说搞好这次检查评估是对我们近几年工作的全面检验。
首先,认真检查,科学评估,确保饮水解困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7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其中集中供水工程有十多万处,这些工程建设质量如何,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发挥,都需要我们本着求真务实态度认真检查,科学、客观的评价。初步调查表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是减少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二是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取水时间,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三是发展庭院经济,促进了脱贫致富。四是进一步树立了党和政府的新形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农民群众把饮水解困工程称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赞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农民欢迎的实事之一。以上这些评价都是我们对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典型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评价总结。另外,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些问题:如有的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配套资金不落实,建后管理薄弱,水价不到位等。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得到有效解决,如何从定量的角度、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合理评价近几年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通过检查评估,促进地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效益发挥,把饮水解困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其次,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下一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近几年,为搞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先后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作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各省(区、市)也结合当地的情况,相应出台了实施细则,规范和指导了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不断总结经验,在工程规划、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具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管理模式。一是对饮水困难人数实行名册管理和公示制度;二是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三是工程设备材料实行集中统一采购;四是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监理制,对小型分散工程实行分片巡回监理,并请受益农户进行跟班监督;五是对工程建后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明确产权,落实责任,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
通过这次检查评估,要摸清各地对中央有关文件执行的如何,了解管理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否得到推广,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对这些问题都需要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做好下一步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这次检查评估活动,由农村水利司和规划计划司统一协调和安排,委托中国灌排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水利经济研究会等单位组织清华大学、扬州大学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及24个省(区、市)水利厅推荐的熟悉农村供水工作的同志以及机关党委、监察局、审计局等有关司局的同志100多人,组成23个专家组,每组4-5人。集中7-10天左右的时间,对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0-2003年实施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检查评估。
这次检查评估的重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工程完成情况。要重点调查工程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配套设施的完成情况,实际解决情况与规划卡是否一致,有没有搞竣工验收,验收的结论是什么。二是工程质量问题。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质量、配套设施、管道安装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存在什么隐患。三是工程效益问题。建后运行能否达到设计的效益,水量是否充足,水质是否达标,供水范围是否达到要求,能否让群众长期受益。四是工程建后管理问题。已建好的单户工程是否明确产权,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归属是否明确,用水户参与程度如何,责任主体是否落实,是否实行成本水价、计量收费,能否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五是资金使用管理问题。资金使用有无截留、挪用、贪污的行为,有无不按财经纪律办事的情况,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六是群众的满意程度和意见。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紧紧围绕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饮水解困工程好坏的评价标准。因此,这次检查评估,我们要特别注意广泛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和各级干部的反映。
这次检查评估实行三个结合:一是自查和抽查相结合。各地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有关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关文件首先进行全面自查;水利部组织专家对各省的重要县进行抽查,大家要严格按照《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的要求开展工作。二是随机抽样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每个项目省(区、市)随机抽取2-3个项目县,每个项目县随机抽取3-4个工程项目。对每个被抽取的工程项目随机访问8-10个受益农户。全国共抽取约60多个县、200多处工程、2000多个农户,进行抽样检查,一定要保证检查的质量和代表性。三是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这次调查既要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受益者进行问卷调查,还要实地察看工程,走访受益农户,听取农民对供水工程的反映。
总之,完成这次检查评估工作后,要按中央有关文件的要求对各省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和排队。这次检查不仅要了解情况,而且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要求有问题的地方,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
三、关于检查评估工作的几点要求
对于这次检查评估,提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严肃认真、高度负责。这次检查活动,每个专家组成员都是代表水利部对有关省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每一位同志都要以满腔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工作。要根据水利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这次检查评估工作,各检查组组长要切实担负起责任。
二要求真务实,客观公正。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要走马观花、不能蜻蜓点水,要沉下心来,认真走访农户,了解群众的反映,实事求是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估工程的成效与问题。不仅要进行广泛地调研,而且要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要深入实际,全面总结。这次检查评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实际的学习机会。希望同志们在这次检查评估工作中,虚心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面向实际,不耻下问,同时注意总结,要通过多看、多问、多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写出有情况、有见解、有理性的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四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调查组全体党员要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绝对不能收受礼金和各种纪念品,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展示我们水利行业职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绝对不能出现检查组还没回来,各种举报信、记者的文章就有反映,这件事各组组长要切实抓落实。
同志们,搞好这次检查评估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大家要去的地方都是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交通、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现在进入“三伏”天,气候炎热,可能有很多困难需要大家克服,希望大家要互相关心,团结协作。另外,现在正是主汛期,还希望大家注意安全,平安归来,回来后各个检查组及时拿出高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圆满完成这次任务。最后,祝同志们在检查工作中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