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余姚农民为什么热衷喷滴灌节水技术
  王磊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4/9/21    

今年初夏时分,当记者穿行在余姚农村时,发现这里的农民对喷滴灌技术非常热衷。据市水利局介绍,很多农民种植户已多次向市水利局提出申请,要求把自己的承包田列入今年的经济型喷滴灌安装计划。这种情况不要说在余姚这座县级市里少见,就是目前在全国也并不多见,这就引起了记者足够的采访兴趣。

二十多年仅推广千余亩喷灌 原因是农民用不起高成本技术

喷滴灌是高效节水、促进植物高产、优质的先进技术,这点是国内外很多实践中得到证明的,无容置疑。但是又因其投资大而在我国现有农村经济条件下还难于在较大面积上推广应用。

这在余姚市这个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市也不例外。该市从1975年起就开始推广喷灌技术,但每亩1200~1600元的造价还是使多数农户望而却步。因此尽管政府面向农户作了大量宣传,并且给推广户补贴相当一部分造价,但历尽十年仅推广了1270亩喷灌,且此后15年即从1984-1999年间再也没有新的发展。

经济型喷滴灌技术问世 试点全面开花结果

经济型喷滴灌与普通喷滴灌不同之处主要是材料的区别。余姚市水利局是从2000年开始搞这项试验的,经过4年建设已初具规模。

市水利局副总工奕永庆说,所谓经济型,就是在各个环节上降低成本,他们采用的是“六化”,即管道塑料化,灌区小型化,主管河网化,微喷水带化,泵站移动化,滴灌薄壁化。就是说,占整个喷滴灌工程造价50~60%的管道部分,在压力小于60米的系统中,地埋管均用聚乙稀(PE)管道,价格仅是同口径钢管的30~40%;只要水源条件许可,每个灌区100亩左右,以减小管径;利用南方优势,以河道作“主管道”,以减少管道长度;用微喷水带,每条仅需200~300元,而如果采用微喷头则一亩需几千元;用移动喷灌机组代替泵站,喷头也随着轮灌移动,投入节约一半以上,还减少了机电设备被盗的可能;节插式薄壁滴灌管每米仅0.64元,可根据作物所需随意安放。

这样一系列的改进,就使喷滴灌设备的造价大为降低。有条件的地方还实施“雨水收集系统”一并建设,既解决了水源问题,又展示了喷滴灌魅力,还使农民建得起并舍得用。因此,在同是一方土地上的农户,对节水技术兴致陡增。

市水利局在开始这项试点时是对项目实行补贴制,即工程建设完工后市水利局补贴其工程费用的30~40%。4年间在全市18个乡镇、街道搞起了62个项目的试点,灌溉竹笋、蜜梨、西瓜、葡萄、杨梅、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受益面积6400亩,造价在200~800元之间,平均638元,比普通型喷灌降低50%,而实现亩经济效益500多元。还把微喷灌技术引入养殖领域,如给兔场、鸡场降温等,拓展了设施农业的内涵,让节水技术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科学节水技术给农民带来实惠 理所当然受到农民欢迎

一脸黝黑一口当地话的临山镇滕稔牌葡萄种植户干焕谊已有20多年的种葡萄经历。当正在葡萄园整枝的他听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后,认真地说“搞无公害农产品肯定要用滴灌!”

“为什么?”记者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介绍滴灌的。

“往常我的葡萄成长期要打13~14次农药,而自打去年用上滴灌后,只打2次药水,且滴灌水是自己园里的雨水储集起来的,没有其他污染。我的葡萄经市质检部门检验为‘绿色食品’”

原来老干的50亩葡萄园里在安装滴灌的同时,建造了一只200多立方米容量的蓄水池积蓄本园内的雨水,这样一是避免了外来水的污染,二是因为近距离灌水节省了电费,加上滴灌适合葡萄生长上部喜干、根部喜湿的特点,避免了沟灌引起的黑豆病、霜霉病、碳疽病等。老干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安装滴灌后的用水量仅沟灌的1/3,这样高峰期灌水以每天每亩3立方米计,他的50亩地一天就可节水100立方米,而他们全镇的6000亩葡萄园如果都装滴灌的话,每天可节水12000方,数量相当可观;同时滴灌节省了成本,一是仅农药费就从原来的每亩250元降到30元,这一项就抵消了避雨盖膜的成本;二是节约了打药水的劳力,一季葡萄每亩省工3个多,仅这一笔,每亩就省人工费60多元;三是减少施肥次数,平常施两次肥装滴灌后只施一次,这样每亩节省80元;再一大好处就是根部土壤经常湿润能使葡萄减少裂果,提高产品品质,他的葡萄每颗重达14~16克,晶莹匀称,收购商自动上门包销……

朴实的老干一讲滴灌就滔滔不绝,他的脚边还有两筐细细的约1厘米粗的黑色塑料管。看到记者的疑惑,他介绍:冬天不用滴灌的时候我把它拆下来,洗洗干净放起来,现在要用了再装上,这样管子寿命长些。原来,老干选的滴灌管是约50厘米长一节的节插式薄壁管,陪同采访的市水利局副总工奕永庆告诉记者,象老干这样闲时拆御下来的使用方式,起码可以延长管子的一倍寿命。

记者也给老干算了一笔账,他的滴灌投入每亩不到600元,算总数30000元的话,农药费、肥料费及人工费这三项,去年一年就节约支出18000元,还不计节省的电费、产品提高品质和产量的节支增收部分。怪不得一提滴灌的效益,他会连声道好,喜得合不拢嘴。

革命老区市东南街道的章雅山村的25户居民去年真是开心,虽然他们遇上了50年一遇的大旱,但是他们的收成却比往年高。夏天,竹园里的笋比往年每亩多产一半以上,平均每亩仅一季鞭笋就增加收入580元!这是得益于安装喷灌!去年他们在在市里的扶持下,利用小山塘的自流水,不用电,开关一拧就为120亩竹林进行喷灌,产量竟提高了40~50%!

村民滕小介告诉记者,竹山用了喷灌后,鞭笋(夏天收)的长度从原来的10~15厘米增长到30~35厘米,冬笋和春笋的增产量也达30%以上,且鞭笋粗壮白嫩、味鲜美、可食率高,商贩们争相上门收购。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当记者冒着38℃高温来到余姚市舜丰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的鸡棚的时候,只感到里外两重天:室外娇阳似火,室内鸡们在凉爽的天地里觅食、打盹,里外温差5度以上。公司副总卢汝良介绍说:今年5月底前该公司化7万元在83亩养鸡场里的大棚顶上都装上了微喷设备,天一热就用上了,成鸡舍里边还装了雾化喷头,深井里抽上来的低于20℃的水经加压后不断地在屋顶喷,降温效果非常好。

据工作人员介绍:去年没装微喷系统,虽然每天50个小工从早上9:00到晚上10:00为鸡舍喷水降温,但降温效果还是不好,最热的一天种禽死了300多只(种禽一套就是40多元),工作人员吃了一餐午饭,鸭子就热死了60多只,还有高温使小鸡的卵化率减低了30%左右,蛋鸡的出蛋率也大幅度下降,仅死鸡损失就达10万元以上。而今年虽已持续高温(与去年相仿)十多天,但由于微喷控制了温度,所以鸡鸭一只没死,蛋鸡蛋鸭的产蛋率未受影响,同时小鸡的卵化率提高到了92%以上。

记者明白了,这个公司仅从减少损失一项来说已收回了成本有余,再加上降温减少的人工费、增产增收的效益以及劳动强度的减轻:去年几十个人从早到晚顶头烈日挥汗如雨地忙活,而今年只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按电脑操纵水阀就能解决全部降温问题,难怪公司员工们这么欢迎微喷灌,老板也这么舍得投入微喷灌!

在朗霞街道,曾经反对在他的大棚里搞喷灌试验的农民萧银泉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他不知道微喷滴灌和雨水收集系统会给他带来那么好的效益:不仅灌溉水费省下20倍,30亩地每年省工1.8万元,还增产40~50%,并且由于蔬菜品质好,没有农药残留而销路大增!设施成本第一年就收回了。

种梨专业户胡蓉说她的200亩梨园用上经济型喷灌后,省水省劳力又增产且提高产品品质,没装喷灌的地产的梨最大的每个只7~8两重,并且很少,用了喷灌的地最小的也有7~8两,最大的有17~18两,且色泽鲜艳,卖价高到每斤5元,而小梨的价格每斤不到0.8元。

养兔专业户谢月飞说她的微喷灌成本在10万元左右,安装后夏天母獭兔不但不会热死,反而能增加2次怀胎,按1次6只每只70元计算,仅1000多只母獭兔一年就增收84万元,经济型喷灌的效益真是太好了!

……

在记者所到之处,专业户们对市水利局支持安装经济型微喷灌技术都表示是水利局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同行们都希望赶快用上这种新技术,虽说试点户有政府的补助资金搞建设,但他们没有补助也想上。聪明的农民们早就算过账:早装早得益!

按照市水利局的规划,今年要完成7000亩农作物的微喷滴灌设施,宁波市和余姚市政府财政共安排了170万元资金支持这项技术的普及。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