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农田告别“大锅水” 民营水利助茶陵走上多赢之路
长沙晚报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4/9/21    

9月16日,记者来到茶陵县马江镇东冲村匡家一组。200多亩水稻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一个好收成。而在去年,这200多亩水稻却因干旱颗粒无收。原来,匡家一组今年有了一个下荷塘小(二)型水库,一个“水边猪儿叫,水上鸭子摇,水中珍珠长,水面鱼儿跳”的农村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正在形成。

像这样的小型水库,茶陵县今年多出了10座。记者惊讶地发现,这10座水库的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茶陵人为新形势下大干水利走出了一条民营水利之“路”。

“我出地,你出钱;我灌水,你经营;我方便,你赚钱”

据了解,我省的主要水利设施大多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先天不足、运行时间长,大批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积病成险,枢纽工程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我省水利的基本建设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直接影响到全省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形势下如何大干水利已迫在眉睫。

据介绍,茶陵县马江镇末头村的农民曾广,是第一个尝到经营水库甜头的人。

1991年,一直在养殖蜜蜂的曾广,拿出5万元的积蓄投资承包了邻村的文岭冲水库,在水库中放鱼,水库边上养猪。去年,曾广个人投资45.3万元在东冲村匡家一组修建坝高9米,总库容34.4万立方米,养殖水面139亩的下荷塘水库小(二)型水库。水库于去年12月竣工,水库旁建猪舍3栋150间,目前已出栏560头,存栏500多头;水库里放养了3000多只鸭子,投放近2万尾鱼苗,还与浙江老板联营放养了一批珍珠。他预计今年的总收入可达40余万元。

曾广只是茶陵县鼓励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获利的实例之一。该县将“我出地,你出钱;我灌水,你经营;我方便,你赚钱”这个朴素理念,升华为“以投资换经营权,以土地转让换灌溉权,以个人资本换群众集资,以明晰产权换村组防汛责任”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仅2003年,全县民间投入水利资金5960万元。

民营水利为水利建设找到新出路

根据我国《水法》规定,水作为商品,农民从水库取水灌溉应交水费。但记者了解到,全省乃至茶陵县,水费征收都异常困难。老百姓种田,放山塘、小水库“公家”的水,从来都是免费的,这种无节制的用水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用水紧张期纠纷不断。

记者在茶陵县水利局采访时了解到,在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前,由于山塘水库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不明晰,水利资产常年积淀,全县7座小(一)型水库,有机构、有经费管理、有人员的只有1座,其余6座因人头经费不足导致管理名存实亡。在吃“大锅水”的传统体制下,形成了兴水无人揽,护水无人问,用水人人争,干旱无水灌,养殖无效益,维护无资金的局面。

不改革,不能发展;不改革,原有的水利基础都会丧失。基于这样的认识,茶陵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开始在全县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山塘水库的使用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公开进行拍卖和租赁,并于2003年6月在该县枣市镇等乡镇率先进行了山塘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记者在茶陵县水利局还获悉,据目前与投资者洽谈的形势分析,该县到明年春至少能完成12-16座水库的建设。水利建设找到了新出路,民间资本找到了新投资场所,农村的防汛抗旱工作也得到了保障,茶陵人为我省的水利建设走出了一条“多赢”之路。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