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适应新形势 总结新经验 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4/11/10    

去年11月初,国务院在我省召开了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回良玉副总理对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思路和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极大的鞭策和鼓舞。会后,我省各级认真贯彻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六六”目标,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扎实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截至2004年8月25日,全省累计完成投资41.16亿元(其中中央4.1亿元、省2.4亿元、其他投入16.3亿元)、投劳6.6亿个、完成土石方5.3亿方,分别占计划的165%、110%和107%。新增有效灌面37.6万亩;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35.9万人;完成189个旱山村的集雨节灌建设,新增水量455.5万立米,浇灌面积13.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43平方公里;加固新建江河堤防277公里;完成小水电装机16.8万千瓦;稻鱼工程27.7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再次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的肯定。5月9日,回副总理又在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报告中作出“四川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说是常抓不懈,成效显著。这是一项强农增粮利民的根本之策,应不断总结和推广四川的经验,并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的重要批示。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加强领导务求落实。四川是农业大省,自然灾害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历代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期以来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针对回副总理的批示,省委书记张学忠要求:认真找差距,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取得更好的成绩。省长张中伟指出:回副总理的批示很重要,对我省的工作既是肯定,又是鞭策,一定要在成绩面前找差距,进一步增添措施,扎实工作,长期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省委、省政府迅速将回良玉副总理的讲话印发全省,并立即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就贯彻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作出具体部署。2003年12月29日至30日,省委、省政府继2003年9月“苍溪会议”后,又在巴中市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水利部农水司李代鑫司长到会讲话。会议期间,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还带领会议代表参加了宝珠水库建设义务劳动。会后,各市州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再次动员、部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具体行动推动了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蓬勃开展。

二、目标明确常抓不懈

“十五”伊始,省委、省政府根据四川实际,制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十五”期间的“六六”目标任务并按年度分解下达到各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十五” 期“六六”目标主要内容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需治理面积的6%,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人均建成6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森林覆盖率年递增0.6个百分点,年新建、改造农村道路6000公里,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万台套(60万千瓦)。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到今年8月底,“六六”目标任务各年度计划顺利完成。省水利厅根据四川水利现状,制订并修改完成了《四川省水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报告》、《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四川省集雨节灌工程2000—2010年发展规划》、《牧区水利规划》、《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十五''及2010年电源开发和电网建设规划》等一系例规划,明确了我省水利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年度任务。

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去冬以来,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出发点,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家园相结合,在建设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与管理机制。

1、继续完善“五型”投入机制,抓好“五大”工程。

去冬以来,我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型、政府引导型、利益驱动型、资产盘活型、农民自主型”的投入机制,大力抓好骨干工程、县乡工程、村社工程、户办工程、民营工程等“五大”工程,实行分级分线作战,推进农建全面发展。

一是抓好以升钟、紫坪铺、亭子口、武都四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库及都江堰、武引二期等一批国家投入为主的大中型骨干工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保障。

二是抓好省财政扶持的万亩以下渠道配套和小型病险水库整治等为主的县乡工程。为确保粮食安全,我省“十五”以来,平均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万亩以下渠道配套。四年来,省财政累计投入1.96 亿元,市县配套3000万元,新建渠道1878.5公里,整治257.9公里,新增灌面63.87万亩,发展节水灌面88.3万亩,年增产粮食1.52亿公斤。今年在去年5000万元的基础上又增加3000万元用于此项工程建设。为保障工程安全,确保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灌区效益的发挥,三年来动工病险水库整治1800座,累计完成并销号1201座,实现新增水量7196万方,改善灌面89.13万亩,新增灌面6.47万亩。

三是抓好以旱山村集雨节灌、农村小集中供水工程等为主的村社工程。为了解决旱山缺水村生产用水,为农业增产和农民致富提供水源保障,我省坚持政府引导的投入机制,按照“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原则,鼓励旱区群众大力开展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三年来,省财政累计投入2亿多元,解决了627个旱山村和严重缺水村15万农户的44.8万亩旱地浇灌。2004年已先期下达3000万元资金用于此项工程。根据四川农户分散的特点,2004年,省财政还投入600万元资金用于村社小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小集中供水工程120处,解决6万人饮水困难。

四是各部门协同作战,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好以治水为龙头的户办工程,建设生态家园。去年9月,省政府农建会后,我们在全省大力推广苍溪县“六个一”+“三配套”模式。“六个一”:建一个蓄水100方以上的集雨灌溉池、一个稳定收入2000元以上的经济园、一眼机压或电提卫生井、一口沼气池、一条进出农户的硬化路、一个石板或水泥院坝;“三配套”:水与路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庭院经济与庭院文化建设配套,农田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配套。会后,全省掀起了学习“苍溪经验”和“苍溪模式”的热潮。通过综合治理,去冬以来全省共完成户办工程17万户,为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家园奠定了基础。

五是在经济较发达、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发展民营工程。去秋以来,全省社会资金投入达到2亿元,新建100万元以上的工程38处,10万元以上的工程540处。资阳市创办了以村为单位、以治水为龙头的各类协会243个, 去冬以来已筹集2511万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兴建水利工程3891处。

2、创新建管机制。

我省对大中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推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小微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推行政策公开、投入公开、补助公开和账务公开等群众监督机制,改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随意性大、透明度低的问题。我省在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建设管理中普遍推行了“农户申请公示制、材料集中采购制、政府补助实物制、技术指导责任制、项目管理合同制、工程产权明晰制”的“六制”模式。同时,现有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有效盘活了水利资产存量。据统计,截止目前全省累计完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47万处,回收资金6.5亿元,投入水利建设4.7亿元。

四、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宣传和督查机制

省政府已经连续9年开展了市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竞赛活动,2004年评选先进单位14个,安排奖励经费150万元。连续9年在省级新闻单位中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李冰杯”宣传报道评比活动。省水利厅连续13年开展水利建设先进县评比,连续7年对市州农建办进行工作考核。冬春期间,我厅强化宣传,编印《治水兴蜀》动态29期,组织各地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新闻宣传稿件178条(次)。各地还在当地新闻媒体发表新闻宣传稿件324条(次),形成上下齐动,营造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我厅还坚持11年在全厅抽调力量组成工作组,深入基层调研、督查,对全省农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省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水利需求与资金投入的差距大

2003年度是我省实行税费改革后的第一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据统计,市级以下财政投入比上年度减少18%,投工减少28%,村组群众投入减少24%。2004年度较之2003年又有大幅度的减少,市县财政投入减少22%,群众投入减少49%,投工减少35%。同时,我省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6%。已成工程中还有43800公里渠道未配套,有62400公里渠道需要防渗,有2200座病险水库急需整治,有14000多个旱山村严重缺水,有1100多万亩耕地完全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由于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每年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特别是今年发生在川东北的达州、南充、广安、广元等市的“9.3”特大洪涝灾害造成106人死亡,失踪40多人,受伤1088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0亿元。全省水土流失和江河塘库水源污染情况严重,水环境恶化,每年有30亿吨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未达标排放,9条水系干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整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需求与投入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是“一事一议”的农田水利建设政策与水利建设的流域性、区域性特点难以协调

农村水利建设大都是跨村跨乡的区域项目或流域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来解决很难,加之“一事一议”对农户投资筹劳上限的限制,容易造成议而不决、决而无果的局面,致使跨乡跨村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加大。

我们建议:

一是希望中央建立稳定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渠道

农田水利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广大的农民,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目前,农民投入几乎没有,地方财政又困难,建设任务又繁重。因此,建议中央财政开辟和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同时,进一步明确国家安排的各项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土地占用赔偿金的一定比例投入农田水利包括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

二是对“一事一议”制定必要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根据当年的水利建设的需求灵活调控其投劳投资额度

三是建立强化农建领导和组织保障体

由于农建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有固定的机构和人员来抓,还需建立健全必要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以保护和调动各级农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005年是我省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三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回良玉副总理关于“新阶段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有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的指示精神,围绕粮食生产用水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继续坚持大、中、小、微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结合、配套与挖潜结合、开源与节流并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稳步发展。计划2005年度投入资金25亿元,投劳6亿个,移动土石方5亿立米。实现新增灌溉面积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84万亩,整治病险水库600座,解决100个旱山村7万亩旱地浇灌,解决农村建卡饮水困难人口5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2680平方公里,完成小水电装机20万千瓦。

我们将乘着这次会议的东风,传达贯彻好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各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为切实搞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