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全市农田水利公共项目,六成以上是通过“一事一议”完成的。这是去冬今春重庆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新趋势。以前,重庆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农村税费改革后又逐步取消了水利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使建设面临困境。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我市农田水利公共项目建设开始越来越多地围绕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利用“一事一议”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綦江县古南镇亭和村村主任刘工才告诉记者:“很多年前就想做的事,在去年通过‘一事一议’都做成了。”去年9月,该村村民代表提出的农田水利公共项目,经过“一事一议”由85%以上的村民同意并签字后才进行。由于充分尊重了民意,并且资金管理透明度高,村里在调整土地、筹资筹劳方面都没遇到大的阻碍。修路时,十社的梅中树在工地上呆的时间最长。他说:“这是我们自己要干的事,累一点也心甘情愿!”
从去年9月到现在,该村已解决了450人的饮水问题,建起两个可灌溉200多亩田地的抽水站,整治了两口危塘,还修起了8公里长的公路。
前不久,丰都县江池镇邹家村一社115户农户吃水难的历史被终结。去年12月,该社修起3口蓄水池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据了解,在所有投资中,政府资金仅占1/4,其余通过“一事一议”由村民自筹。在黔江区,2004年10月以来动工修建的150余处公共水利工程项目中,80%是通过“一事一议”建起来的。
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事一议”已成为促进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土石方量3922.5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6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1万亩,修复水毁工程1.1万处,新建微型水利1.8万余处,解决了14万人的饮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