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当前网站将于今年底关闭,点击跳转至新版网站,http://gpzx.mwr.cn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农田“渴”不得
(2005年01月27日 第一版)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5/1/27    

(记者观察)去年广东春旱连秋旱,农田的“水饥渴”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这让来自山区的广东省人大代表很是心焦。呼吁加强山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成为广东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至今的一个热点。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广东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已经收到近20个建议、议案,都是同一主题:关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代表们认为,如果农田水利建设得不到及时解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去年广东粤北、粤西的旱情都非常严重,农田龟裂、粮食减产,进一步暴露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来自韶关的潘光湾等代表提出,目前广东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凸显:配套率低,老化失修,灌溉管理粗放、灌溉用水效率低。尤其是灌区及其渠道的高损坏率、低利用率最突出,导致有水无法入田灌溉,村与村之间、农户之间出现争抢水的纠纷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粮食生产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据调查,广东省现有30宗万亩以上灌区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工程已运行了三四十年,加上年久失修导致渠堤坍塌、渗水严重;约60%以上的农田不能保证用水。管护无着落、维修无经费的状况,导致农田水利效益难以发挥。河源的黄定源等代表分析,造成这种状况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县乡财政困难,政府投入较少,而且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投劳大为减少;二是水利工程供水水费标准低、收费面积少、群众对用水要交水费的认识差,加上部分领导认为收水费加重了农民负担,以致征收困难,水费收取率低。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广量大,能够列入政府扶持的重点项目是少数;而且田间地头容易被忽略。但是代表们认为,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建设,它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都是无源之水,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因此代表建议: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参照小型水库议案等做法,由地方自筹解决部分经费,受益区镇、村筹集一点,加上受益农民投工投劳,真正体现“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良好氛围。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