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以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为宗旨,紧紧围绕该市淡水资源紧缺这一影响和制约黄河三角洲工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认真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优化水资源配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节水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该市坚持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综合节水、重点管灌、以点带面、全面发展”的方针,按照工程节水和非工程节水并重,常规措施和高新技术并重,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节水高效农业为目标,突出效益、强化服务,形成了一整套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在引黄灌区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大力发展管道灌溉和渠道衬砌。干、支、斗渠采用水泥板和块石衬砌,农、毛渠采用预制砼∪型渠衬砌。田间灌溉工程大力推广土地平整、标准畦田建设和小白龙灌溉;改善引黄灌溉工程配套程度,完善灌区计量收费体系,兴建计量供水到乡镇设施;并根据不同村庄区划、不同作物、群众经济条件等,采用不同的节水形式。
工程建设硕果累累。一是实施水利三百利民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计划,累计投资18598万元。渠道衬砌采用全断面铺塑、混凝土板护坡的结构型式,有效地减少了渗漏损失。二是加大措施,完善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初步建立起科学的引黄调水管理体系,确保了灌区用水的科学调度、节约使用,为实现农业用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工程基础。三是搞好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先后实施了节水增产重点县、高标准国家级和省级节水增效示范项目以及重点抓了高标准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兴建各类节水灌溉工程50余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33.24万亩。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全市每年可节水4.2亿立方米。
项目管理日趋规范。一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在节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了“四制”改革,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把“三关”,即队伍审查关、施工监督关、竣工验收关。在施工队伍选择上,严格资质审查,通过招标择优选用;在质量监督上,实行全过程监理,建立健全施工监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制;工程验收严格按照基建程序组织验收。二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上级资金不下拨、配套资金向上调、捆在一起搞建设",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使用。所有地方配套资金上缴市财政局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专户管理,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分批拨付工程款,对工程所需材料、设备公开招标,统一供应。三是重视建后管理。以实现工程良性运行为目的,对项目示范区的井、机、房、泵和输水管道通过拍卖、承包等形式,责任到人、利益到人,将责、权、利有机的融为一体,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良性运行。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在注重工程措施节水的同时,该市还大力采取耕作保墒、秸杆覆盖、地膜覆盖、喷洒旱地龙、增种抗旱品种、畦田标准化.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和射频卡技术等非工程节水措施,加大了对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初步建立了从工程措施到管理措施的全方位农业节水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