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王岐山市长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要求,牛有成副市长提出“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的节水新思路。2004年,北京市农业节水工作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和思路,积极实施市政府批复的《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以机井装表计量管理和农民参与用水管理为切入点,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由工程节水向综合节水转变。
全市共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占灌溉面积的82%。全市农业用水量13.3亿m3,比2003年下降了0.5亿m3;农业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比例也由1980年的65%降到38%。农业节水工作成效显著。
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机井管理
一是对全市42423眼机井进行逐井普查、GPS定位,完成机井装表40735眼,占机井总数的96%。二是建立了机井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了农业用水量月统月报制度。三是按照机井的不同用途,农业机井控制的不同农作物,选择有代表性的1000眼机井实施远程抄表工程。四是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机井水表安装维护规程》。
二、引入世行先进理念,由工程节水向综合节水转变
引入世行先进理念,通过发展管灌、喷灌、微灌等工程措施,推广土地平整、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化学保水剂、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措施,实行科学灌溉、计划用水等管理措施,努力实“农民增收、真实节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三大目标。2001--2004年,世行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综合节水灌溉面积20多万亩,完成投资2.3亿元。
三、建设开放水务,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参与节水
一是成立用水协会及用水小组共计289个。二是与市妇联联合实“京郊农家女节水行动”。在全市郊区范围内选取女村长或女书记的行政村和各种“妇字号基地”作为节水试点,制定考核管理措施。以妇女为主体,宣传相关节水知识,组织技术培训,建设节水设施,培养农村家庭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发挥郊区妇女在农村节水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通过举办晚会、科技下乡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
四、结合灌区改造,大力推进再生水利用
2004年,通州区新河、凤港河,大兴区北野厂,房山周口店等灌区利用高碑店、黄村卫星城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资源7000万m3,再生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
五、建设高标准节水示范区,推广精准灌溉
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根据不同类型区,因地制宜地先后建设了20个高标准精准灌溉示范区,展示了先进节水理念和国内领先的节水技术,通过典型窗口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节水向纵深发展。
六、规划先行,科学论证,推进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编制《北京市郊区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并由市政府批复实施,其中《北京市农业综合节水专项规划》,到2008年,全市550万亩灌溉农田全部实现节水化,全市农业年用水量控制在15亿m3以内,其中地下水年开采量控制在10亿m3;利用再生水和雨洪水5亿m3。
组织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和有关区县水务局对2000年制定的《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进行调研、评估和修订,为我市全面推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