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3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5/4/4    

0 综合说明

概述项目区的选取理由(有利条件和示范作用)、建设标准、主要建设内容和数量、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组织管理等。

1 概述

1.1 灌区基本情况

包括灌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状况、工程状况、工程及用水管理体制与机制等。

1.2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情况

包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主要任务、进展情况、灌区体制改革、经验与问题等。

1.3 末级渠系改造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包括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选择指导思想、原则、条件,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等。

1.4 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区概况

——详细描述项目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源情况、水文地质等)

——社会经济状况(行政隶属、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

——农业生产状况(种植品种及结构、复种指数、农产品亩均产量与产值等)

——灌溉排水工程状况(支、斗渠及以下的固定渠道工程及相应的渠系建筑物和量测水设施设备的现状,田间工程整治情况、控制面积等)

——末级渠系管理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情况。(工程管理、用水管理体制和现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形式、农民投工投劳程度;亩均用水量及亩均水费;水费征收方式及收缴率)。

2 试点建设的必要性

2.1 试点项目区存在问题

项目区末级渠系基础设施条件存在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其它矛盾与问题。

2.2 项目区建设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要求

主要指大型灌区骨干工程建设与改造情况及其末级渠系不配套对骨干工程效益的制约作用;项目区农民意愿和要求、群众基础等。

2.3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末级渠系改造对节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增产的作用的分析,论述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

3 建设内容

3.1 工程建设内容。必要的渠道防渗、渠道整治和排水工程;配套的渠道建筑物;量水、测水设施;田间土地整治;必要的田、林、路建设。

3.2 工程量。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

3.3 建设期。

4 工程设计

包括工程布局(比例尺为:1/10000),沟渠田林路统一布置及纵横断面设计,量水点布设与结构设计(比例尺为:1/2000)等。

5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 概算依据(基础单价与取费标准)。

5.2 概算。总投资,亩投资;渠道防渗及整治的投资;每个渠道建筑物的投资;量水设备的投资;概算中规定应列出的其它费用。

5.3 资金筹措。

6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农民减少投工投劳情况;减少灌水用工及其外出务工间接增收;减少提水(燃油)费用,减少水费支出,减少占地等;亩均增产、增收;提高复种指数;人均增收等。

6.2 社会效益。亩均节水;促进按用水量征收水费,建立良好灌水秩序、减少水事纠纷等。

6.3 环境效益。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与改善;中低产田改造及土壤和水环境改良;对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的影响;对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7 组织实施

7.1 组织管理。分级管理责任制;施工进度安排。

7.2 建设管理。如何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推行项目法人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等。

7.3 检查、验收。

8 建后管理和项目跟踪

8.1 工程管理。项目运行中工程的养护、维修及日常管理、灌区管理单位与用水户协会的工作分工。

8.2 用水管理。项目区灌溉用水的计划、组织、调度与管理。

8.3 经济管理。包括:建立按用水量征收水费的管理机制、水费公示监督机制等。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水费征收资金管理;用于用水户协会开展工作的资金管理;工程维修养护的资金使用及监督。

8.4 用水户协会自身运行管理。用水户协会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及责任分工;管理经费和田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筹集办法;用水户协会的费用和支出形式;组织用水户投工投劳情况。

8.5 项目跟踪。建立试点工程档案,进行必要的项目跟踪。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