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3日 星期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正文
高俊才:在末级渠系试点项目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2004年10月17日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     高俊才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05/4/4    

刚才听了七个省(区)的代表发言和各位专家对试点工作的建议,很受启发。《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管理办法》是我们价格司、农经司与水利部规计司、农水司、经调司联合调研的基础上,跟地方经过多次研究制定出的。这个《管理办法》已经发到了各省的发改委和水利厅,我的发言主要围绕怎么落实《管理办法》来谈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粮食安全和农田水利问题。最近中资公司有一份关于农田水利的《调查报告》,国务院领导看了后作了重要批示。《报告》中指出灌区干支渠的工程配套率很低,同时灌区斗渠、农渠及渠系工程也很差。斗、农渠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被遗忘的角落。现在搞末级渠系试点,就是要解决过去重视不够的环节。

目前,这个《管理办法》是试行,下一步肯定要完善、补充、修改,如果大家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可以在我们进行修订的时候反映上来。在《管理办法》没有修改之前,各灌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行试点项目的开展。大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管理办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但其内容绝对不能与之相悖。

《管理办法》的总则主要解决了为什么要干,怎么干,在哪干这三个问题。我们这次末级渠系试点项目的目的是:促进农业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理顺灌溉管理体制和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群管模式,实现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按方计量收费”。这是今后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这次试点一个重要考察的技术指标就是渠系量测水设施的配套率。试点项目必须选择在已进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地方政府、灌区管理单位和受益群众三方积极性都高,同时已经组建了用水户协会的渠系内进行。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渠道都要衬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有些渠道不适合衬砌那就可以不衬,但是不管这个渠道有没有衬砌,渠系建筑物上都必须有配套的量测水设施、设备。

这次试点的目标是末级渠道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以上,农民实际负担的水费支出降低15%以上,这个目标必须要量化,不能仅仅是差不多,试点水管单位到时候得拿出具体的数字来对比说明是否达到了目标。为什么要强调农民水费负担降低15%,因为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农民减负。如果渠道衬砌了,水节约了,灌区管理单位把水价一提高,农民的负担问题仍然没有改善,农民水费负担降低15%也无法体现。因此,在试点期内,各试点单位的水价不能提高。

为确保这次试点项目的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地方投资必须由省级财政资金安排,不能往市、县下面压。在省级发改委的承诺文件中,必须指出省级资金的具体来源,不能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省级资金无法配套的,试点项目可以不搞。

试点项目必须选在已经成立了用水户协会的灌区。今后,我们要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依法管理。前面提到的实行按方收费和灌区信息化就是科学管理。现在,重要的是鼓励实行民主化管理。民主管理就是要有比较完善的用水户协会组织,由用水户协会负责组织农民投劳,参与项目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检查验收,组织末级渠系的运行管理。

各级发改委和水利部门要加强对试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落实与使用、水价改革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肯定会有问题,甚至会有很多问题,这个没有关系,搞试点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成功。我们搞试点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学习、总结,形成经验,进而进行推广。

项目建成后,验收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工程建设、水价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我们过去一直重建轻管,结果工程建好后,管理跟不上,过了五年、十年,工程又得重新修建。因此,这次试点项目的验收必须三方面配套,让工程能够良性运行。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