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期工作
1、实施方案编制、审查、审批进展情况;
2、施工单位的选取,材料、设备的采购;
3、用水户投工投劳的组织方案(每亩投工量、每个劳力投工量);
4、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二、工程实施进度
1、渠道衬砌工程、渠系建筑物、量水设施建设形象进度;
2、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其它形式的群众管理组织)参与程度。
三、效益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
1、现状渠系条件下与改造完成后灌溉水的利用率,完成后节水量;
2、渠系维护成本(管理人员经费、维护工程投入经费等);现状及完成后源头(斗口)水价、终端水价、亩均水费的变化值;农民亩均水费,源头每方水费;
3、末级渠系完成后扩大的灌溉面积与增加的粮食产量;通过提高灌溉保障率增加的粮食产量;
4、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
四、特色经验
用水户参与管理、简捷实用的量水设施和技术的应用、灌溉水利用率及灌溉保证率的提高、农民水费支出的减少、粮食单产与总产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的典型经验(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进行阶段总结)。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