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黄河流域节水灌溉的探讨
  冯国斌 阮本青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2/3/29    

一、黄河流域节水灌溉现状

早在30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创造了比当时其他地区发达的农业文明。黄河河套地区由于引黄灌溉,被人们称之为“塞外江南”。但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黄河流域灌溉事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引黄灌溉发展迅猛,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00万亩,到现在的1.2亿亩。年引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占黄河年径流量的50%以上。进入70年代以来,黄河缺水断流日益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但黄河流域目前仍存在一方面用水紧张,另一方面用水又不太合理的现象。从黄河流域灌溉方式来看,灌区以地面渠灌为主,占总灌溉面积的3/4,大部分还是采取大水漫灌,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4/5左右。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

黄河灌区节水灌溉发展很不平衡。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最高的是山西省,占51.52%,最少的是内蒙古,占3.45%,下游用水大户豫鲁两省引黄灌溉面积达3000多万亩,但节水灌溉面积不到20%。目前,黄河灌区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低,平均在0.3~0.5之间(发达国家可达0.9以上)。

二、影响节水灌溉的因素

1.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仍沿袭着几千年来的传统灌水技术和方法,加大水漫灌等。

2.灌溉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黄河流域现有灌区大多兴建于60年代前后,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这些灌溉工程老化、退化失修相当严重,不少工程已超期服役,带病运行。

3.灌溉管理粗放、灌水技术落后。黄河流域目前90%以上仍然采用大水漫灌,土地平整度较差,灌溉管理工作粗放,尤其是宁、蒙河套灌区和下游引黄灌区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灌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未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水资源缺乏统一的调度和统一的管理等方面。

4.过低的水价助长了用水浪费。目前,黄河流域大部分灌区水价标准过低。如宁夏灌区,过去水价标准为每立方米0.001元,现地提高到每立方米0.002元,每亩再加收1.40元的征工款,每亩灌水一次仅需1元多。河南、山东一些配套差的自流灌区,基本上是按亩收费,每亩每年仅收2~3元。

5.地区贫困影响节水措施推广。黄河流域的陕、甘、宁、晋、豫、蒙等省(自治区),均属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地区贫困,人民生活水平低,政府和群众对节水的投资力度有限。据有关部门估算,发展喷灌每亩需900~1100元,微灌需1000~1200元,管灌需250~320元,渠道防渗需250~360元,节水早期的投资较大,单靠这些地区的力量发展节水灌溉难度较大。

三、黄河流域适宜的节水技术措施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灌溉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各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水源条件等均有较大差

异。各地区应依据本区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面灌溉将占很大比重(目前占90%以上),因此应以改进地面灌水技术为主,以下是对黄河流域几个主要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拙见。

1.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宁、蒙河套引黄灌区黄河上游的宁、蒙河套灌区灌水定额偏高,主要原因:灌溉工程不配套,渠道防渗工程少,畦块过大,土地不平整等。据当地有关试验资料表明,按每畦1亩的土地作平整前后的灌水试验,平整后的土地比不太平整的土地节水41%;田间工程配套的好坏,灌水定额相差3倍。由此可见,搞好田间工程配套,平整缩块,节水潜力很大。该地区地势平坦、坡降适当、引水方便,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适宜采取的节水工程措施首先考虑田间工程配套,平地缩块,然后再逐步完善渠道防渗工程和井渠结合的灌排系统。在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后,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其他高效节水新技术。

晋、陕汾渭灌区该地区灌溉历史悠久,工程配套相对较好,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灌溉管理经验。70年代以来,大多数灌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渠道防渗工程建设,干、支、斗三级渠道衬砌率为50%左右,尤其是混凝土U型防渗渠道的大力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渠水利用系数(较土渠提高33%)。此外,在方田建设(即以各级渠道配套、建筑物齐全、斗农渠采用U型防渗渠道,实行沟灌、小畦灌,且渠、路、沟、井、电、林统一规划的农田基本建设)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及自压喷灌等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但目前这些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率不高。该地区是晋、陕两省的富庶地区,节水灌溉已有一定的基础,当前适宜采取的节水工程措施应是进一步完善混凝土U型防渗渠道的推广应用,建设渠、路、沟、井、电、林六结合,早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同时利用地形条件,逐步发展低压管道和自压喷微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其他高效节水新技术。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大多是五六十年代修建起来的,工程配套较差。该区域地面比较平缓,受黄河泛滥沉积的影响,整个区域大平小不平,微地形复杂。河南、山东两省针对引黄灌区的具体情况,开展过一系列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如渠道衬砌防渗、井渠结合灌溉、低压浑水管道输水、深沟远引提水灌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节水灌溉效果。根据该地区的情况,要取得较好的节水灌溉效果,首先应对现有灌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技术改造,加强泥沙处理技术的研究,修复老化破损工程,逐步完善工程配套。其次大力发展渠道防渗、井渠结合、低压浑水管道输水技术以及山东省开展的多种输水模式的引黄灌溉工程(如骨干分设,田间合一,浅沟分散提灌;灌排合一,深沟多级提灌;灌排分设,深沟深渠提灌;井灌为主,引黄补源灌溉等)。

2.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措施

一是要加强节水灌溉管理体制建设。要使节水灌溉能够持续良性发展,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灌溉管理

体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严格掌握国家政策,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户办、联户办、股份办等形式,建立起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体制,并制订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具体到黄河流域,首先应当建立一个水资源统管机构,负责节水灌溉宏观管理、全河节水规划和水资源统一调配,以及制订、协调各地区节水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各引黄灌区应建立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灌溉管理体制,鼓励群众参与节水管理,明确责、权、利,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节水积极性。

二是建立合理的水价调控机制。水价是促进节水灌溉发展的有力的经济标杆,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和政策问

题,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扼制用水浪费,促进合理用水,黄河流域应建立一套用水奖惩办法,即对于按计划或低于计划的取水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超计划取水户,应视超取水量程度,加收水费或采取更严厉的罚款。水资源收费,应根据来水和用水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即在用水高峰期或来水较少的时候,收费应高一些,而在用水低峰期或来水较丰时,水资源费可定得低些。水价的改革,也是与旧的传统观念的一场革命。水价的提高,要视群众的承受能力,逐步到位,掌握好时机和幅度。此外,在提高科学合理控制用水上,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测水、量水手段,更好地配合节水灌溉掌握好计量问题,达到合理收取水费。

三是实行灌区多水源统一管理调度。实行多水源统一管理调度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资源,不但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而且对于改善灌区生态环境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山西省利民灌区对所有水源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配,将灌区井、站和渠道水利工程管理实行承包。自流水仍按亩配水,超用的水量收议价水费,多收金额补给让出亩应得水量的用户,并采取自流水、抽水机站合浇,多井联浇,富水区向贫水区调水等形式,实行多水源统一联合调度运用。统管后,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30%,增加了灌溉水量,缩短了灌水时间,增产20%。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实行井渠结合灌溉,不但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而且起到了控制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和减少泥沙淤积的作用,有效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因此,黄河流域各级水利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灌区实行水源统一管理调度。

黄河节水灌溉除对当地工农业生产有显著效益外,对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下游断流有积极作用。动员社会力量搞好节水灌溉,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良性投资体制,加大节水科研力度,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制定节水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才能确保投资一片,生效一片,促进黄河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