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厅局领导 > 正文
在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现场会上的讲话
新疆水利厅副厅长托呼提•艾合买提: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 开创农业节水工作新局面
2006年6月27日
  新疆水利厅副厅长     托呼提•艾合买提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6/7/5    

同志们:

自治区水利厅在库尔勒市召开自治区农业高效节水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新时期我区农业节水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总结我区十五期间农业节水建设的经验,安排、部署十一五农业节水的各项工作,促进农业节水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就全疆的农业节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十五”期间农业节水建设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在自治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疆广大水利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农业节水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节水工程效益显著

“十五”期间,中央、自治区共投入节水资金59.7亿元,新建渠道防渗1.28万公里,新建田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1.08万亩,与“九五”相比增加167%,其中喷灌工程74.74万亩,比“九五”增加39.8%;微灌工程由“九五”的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76.9万亩,是“九五”的24倍,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发展到22.54万亩,维修灌排渠道17.29万公里,通过以上工程建设,使干、支、斗三级渠系防渗率由“九五”末的0.48增至0.52,灌溉水利用系数由“九五”末的0.39提高到0.43。在农业灌溉用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新增灌溉面积26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万亩,改良盐碱地285.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74.3万亩,全疆灌溉面积发展到66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发展到3000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45%。毛灌溉定额由“九五”末的746立方米/亩降至目前的700立方米/亩,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灌溉系统。为自治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节水重点工程建设稳步发展

1、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和牧区水利试点项目

“十五”期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共安排我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51个,项目分布在13个地州的45个县(市),总投资9845.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980万元,地县配套4865.15万元。截止2005年6月,完成46个项目(2001年至2004年项目),完成投资8979.2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80万元,地县配套4492.28万元。共建成田间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562万亩,其中喷灌13.166万亩,滴灌3.53万亩,低压管道灌1.83万亩,年节水1.03亿方。

牧区水利试点项目26个,涉及我区22个县(市),总投资7087.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540万元,地县配套2597.23万元。截止到2005年底,完成16个项目(2001年至2004年项目),完成投资5479.8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540万元,地方及群众自筹 1939.89万元。新建人工灌溉饲草料地11.84万亩,其中喷灌6691亩,渠道防渗179.73公里。定居牧户933户,干草饲料产量为7.18万吨,可置换天然草场117.6万亩。2005年试点项目国投资金1000万元计划已下达,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选定项目10个,计划完成新建饲草料地灌溉面积3.31万亩。

2、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1998~2003年,完成27个大型灌区的8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其中国债资金3.8472亿元,地方配套1.8602亿元。2004年19个灌区(项目)正在进行实施中。2005年下达18个灌区(项目)正在编制实施方案。

3、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

截至2005年10月,自治区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共完成招投标项目40个包,完成投资7.18亿元,建成防渗渠道工程787.44公里,建成喷灌13.86万亩,微灌37.87万亩,标准沟畦灌1.32万亩,新打机电井436眼;完成投资7.18亿元,其中,日协贷款3.84亿元,自治区、地方配套3.34亿元。

4、塔河综合治理节水改造项目

截至2005年年底,塔河项目完成各级渠道防渗改造2040公里,建成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新打机电井571眼。

5、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项目

2001年至2004年,国家共安排我区3个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6091.9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000万元,地方水利及收益乡镇自筹2091.92万元。截至目前建成防渗渠道72.24公里,输水管道10.38公里。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5.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5.9万亩,年节水320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2654.5万公斤。

(三)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1、建立和完善农业节水政策体系

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全疆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水计量设施管理办法》等农业节水管理政策。各地也相继出台农业节水政策及管理办法。巴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巴州2005年至2007年农牧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巴州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巴州农牧水利基本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等。尉犁县出台了《尉犁县2006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补助渠道防渗、高效节水建设,每立方混凝土预制板补助240元,加压滴灌每亩补助200元,对在三年内完成渠道防渗工程的种植大户,每公里奖励1000元。哈密行署出台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对于不按年初制定计划完成高效节水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每方水加收0.1元的补偿费,并且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哈密、博州、昌吉等地(州)对农户兴建节水工程实行补助。目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的意见》(代拟稿)已由水利厅完成,拟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开展大规模节水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系

在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竞赛为组织手段,建立党政领导包干责任制,通过一事一议,村民大会,发动农牧民集资投劳。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党政领导的积极性。在经营管理上,形成了地方系统的农业开发公司、非农企业、灌溉公司、农民联户、兵团的集约化模式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如昌吉州实行喷灌站、村委会、用户三级管理模式;哈密、博州实行建立专业化灌溉服务公司、农民用水者协会、水管单位与农民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这些经营管理模式为农业节水建设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推行了农业节水专业施工资质认证管理制度,规范了农业节水建设市场;在中小型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中,参照基本建设程序,以推行“三项制度”为核心,制定出台了项目管理办法和验收制度,农业节水项目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加强了农业节水建设的前期工作

编制完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新疆牧区草原生态水资源保障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完成,为我区农业节水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狠抓了以重点节水县为主的县级节水规划;积极开展节水项目前期工作,形成较充裕的项目储备;建立了自治区、地州两级专家审查制度,制定出台了新疆节水灌溉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规范了前期工作的各个环节。

4、末级渠系供水管理模式改革全面推广

十五期间我区全面推广“供水到户”管理模式,实行供水证,供水卡制度,量水设施到地头,核定作物用水定额,加强水费征收,使用统一的水费专用发票。截止目前,全疆推行“供水到户”面积2580万亩,比实行前亩均节水31立方米,年节水7亿立方米以上;亩均减少农民不合理水费支出4.5元,受益人口超过700万人,全疆年减少农民不合理支付费用总计超过一亿元。使借水费名义搭车收费现象得到了遏制。“供水到户”工作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认可和欢迎,使农民用上了放心水,明白水。“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在抓好“供水到户”工作的同时,自治区加快了末级水价改革步伐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试点。我厅协调有关部门在头屯河管理处开展了农业用水价格延伸末级渠系核算试点工作,实行最终到户的“一线通”供水价格。同时水利厅会同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用水户协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1336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599个,农民用水自主管理正在健康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我区的农业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薄弱,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全疆灌区内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使用年限,老化失修,灌区配套建筑物破损严重,工程老损率达到55%,近年来国家投入资金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但只解决了部分骨干工程,大量支、斗、农渠及配套建筑物破损失修,灌溉水量在这三级渠道损失严重。全疆农业灌溉年用水量450亿立方米,占国民经济总用水量的95%,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3,粮食灌溉水份生产率仅为0.58公斤/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现状和保障能力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政策、管理措施相对薄弱和滞后

农业节水建设是一项涉及很多行业和部门的系统性工作,必须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技术、经济、宣传等手段,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近年来,我们陆续出台了一些与农业节水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但很不全面,未形成完整体系,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促进、保障作用。尤其突出的是宏观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滞后,如明确区域初始水权、流域生态水权、节水优惠政策、投入政策、利益补偿政策、水价政策等。

(3)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投资渠道过多,难以形成合力

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已经确定“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但现行的投资政策仍然是向“开源”倾斜,投资政策尚未调整过来,农业节水建设至今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中央每年下达的节水资金仅用于试点示范推广项目,对于在我区已经成熟的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实施无异杯水车薪。小农水补助费等主要用于扶持节水建设的投资虽已恢复,但投入不足成为节水建设发展的根本问题。

目前自治区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有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以工代赈、财政扶贫等多种投资渠道。由水利渠道投入资金的项目都能遵照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其他渠道投入资金的项目前期工作很不扎实,施工、管理各行其是,项目不按专业规划的要求实施,水利部门难以监督管理,一个项目多头上报,重复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有限资金难以发挥合力。

二、“十一五”农业节水建设的总体思路与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自治农业结构调整及“四大基地”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把农业节水作为全疆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前提,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节水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节水型建设与增水型建设相结合,以节水型建设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加大节水建设力度以节水促进生态建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种植水平的进步、促进农业效益的不断增长,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二)建设目标: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报告》总体目标,围绕我区四大基地建设,新建高效节水面积700万亩,其中,兵团450万亩,地方250万亩,到2010年使我区高效节水面积达到1500万亩;新修干、支、斗、农防渗渠2万公里;推广标准沟畦灌1200万亩;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70万亩。通过以上工程建设,使全疆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率由目前的0.56提高到0.62,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52提高到0.56,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16提高到0.48;精平土地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35%,高标准节水工程控制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20%;标准沟畦灌由目前的1000万亩增加到2200万亩;使全疆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达到4000万亩,占全疆总灌溉面积的50%以上,水分生产率由现在的0.58公斤/立方米提高到0.7公斤/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县(市)20个,扶持现有高效节水建设具有一定规模且集中连片的县(市),2006~2008年支持发展10个高效节水示范重点县(市),要求各县每年完成不少于3万亩的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任务。2009~2010年,再扶持发展10个高效节水示范县。

每年集中解决10个以上县(市)的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到2010年实现80%以上县(市)实现末级渠道量水设施配套的建设目标。

每年支持30个以上县(市)实施田间小型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到2010年,使全疆小型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疆的农业节水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分阶段、有步骤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建设布局上,南疆仍应以渠道防渗、标准沟畦、平整土地等常规节水措施为主,以加快地下水开发、治理盐碱地为突破口,积极做好喷、滴灌、低压管道灌等田间高效节水试点示范工作;在设施农业、高效林果业基地建设中,一定要采用高标准节水技术。北疆、东疆等地在完成渠道建设任务的前提下,加大喷、滴灌等田间高效节水技术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广激光平地、闸管灌、覆膜等先进实用的地面灌技术。

(三)工作重点:

1、加大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力度

完善和规范农业节水的宏观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围绕强制性节水、效益性节水两个机制的建设要求,深入调查研究,从新疆实际出发,尽快做出编制相关法规、政策的总体方案和计划。当前重点,一是尽快完成全疆和地州、市县级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发布工作,初步建立定额管理指标体系;二是在水资源综合规划基础上启动水权划分工作,以塔河流域为试点,稳步推开,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体系。三是尽快出台《自治区农业灌溉管理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建设的意见》和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四是严格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价格核算办法》,加快水价改革步伐。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短期内构建起促进农业节水的政策体系。

2、切实加强农业节水的前期工作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在区域发展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要把农业节水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加以体现。当前的重点是在《全疆农业节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完成县市级农业节水规划,启动地区和流域农业节水规划,初步形成节水建设规划体系,并且要通过政府审批,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增强规划的约束指导作用。各地上报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逐年实施,规划范围之外的项目不予审批立项。

3、千方百计增加农业节水建设投入

要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明确节水投入主体,调动各级政府、农牧民群众和其他社会经济实体的投入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加大农业节水建设在财政预算中的列支比例,调整投资政策,使水利建设资金向“节流”倾斜;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节水建设贷款贴息等方式,调动农牧民投入节水的积极性。同时,各地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制度。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农村集体和农民筹集资金,都必须做到专款专用。

4、加强农业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

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农业节水建设在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开展多年的“天山杯”竞赛活动,对推动全疆农田水利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区仍在坚持以这种形式作为主要组织领导措施。我们根据新形势已对检查评比办法进行了修订,加强了行政领导责任制和年度考核制度,强化激励机制,推动此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组织群众开展农业节水建设,要严格执行政策,讲求工作方法。我们要以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及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来引导农民自愿投工投劳。要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严格执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不搞强行以资代劳。

5、加强农业节水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

一是要加强节水宏观政策和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两个机制”的建立提供技术保证。二是要加强农业节水适用技术的研究,在全疆建立和恢复灌溉试验站和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完成全疆不同区域作物需水规律、灌溉定额的修订和发布等基础性工作;在总结试点示范基础上,加强各种节水技术适宜性研究,加大加快适宜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三是要建立节水技术服务体系,各级水利部门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节水新技术的宣传、培训,提高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牧民对节水技术、增产增效的认知程度。加强对农业节水设备市场的管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节水设备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实行节水项目后评估和节水设备检测制,清除伪劣产品。

6、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步伐

一是重点抓好“供水到户”普及和推广工作。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减负、节水成效显著。今后要加紧完成此项工作。二是加快灌溉水价改革步伐。合理的水价是强制节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市场机制建立效益性节水机制的基础,也是实现农田水利共良性运行的关键。全疆水价严重偏低,极大地制约了农业节水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水价达到成本。

三、努力做好2006年农业节水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要周密部署,精细安排,切实做好农业节水的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头,打好基础。

1、狠抓落实,切实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坚持不懈地抓好以渠道防渗、建筑物配套为主的输水环节建设,加强灌区量测水设施建设,新建防渗渠道4000公里,进一步加大田间节水建设,以土地平整为基本措施,不断改进常规灌技术,普及标准沟畦灌,在适宜地区推行管道输水和喷微灌技术,推广标准沟畦灌150万亩,新建低压管道灌20万亩,喷微灌40万亩。

目前,时间已经过半,据统计,截至五月底,完成防渗渠道1219.3公里,新建低压管道灌2万亩,喷微灌40.3万亩;改良盐碱地20.5,改造中低产田5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3万亩;维修加固堤防468公里,除高效节水一项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其他建设指标均未达到全年建设任务的40%。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尽一切努力,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建设任务。

2、近一步加强加快农业节水前期工作

年内完成20个节水重点县规划的编制审查工作,同时,要求规划需经县(市)人大审查通过,作为“十一五”重点县市农业节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安排项目的主要依据。抓紧完成2006年节水示范项目、牧区水利试点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同时,各项目县(市)抓紧做好2004、2005年度的节水和牧区水利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水利厅将在年内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

3、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力度

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情、水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加快立法工作进度,尽快出台《自治区节水条例》、《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的意见》。加强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和落实,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加大对哈密、乌鲁木齐、博州、吐鲁番、昌吉等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争取得突破,为全疆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示范经验。加强水文水资源检测、水功能区和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工作。认真落实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

4、进一步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

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改革。按照《自治区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方式等方式,调动农牧民群众及社会各界投资兴办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末级渠系改造及量水设施建设项目的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抓好典型,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

5、抓紧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民办公助”试点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民办公助”试点是财政部、水利部于今年开始组织实施的。目的是进一步落实2005年1号文件精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是指利用农户、农民合作组织、村组集体等自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个人或集体,国家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予以扶持。今年要抓好试点,积累项目和资金的管理经验,确定政府与农户(或集体)对项目合理的投资、投劳(投入)比例以及各项效益指标等。为今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革做好准备。

同志们,农业节水是我区水利工作的主线,在长期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切实把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各族干部群众建设节水农业的热情和干劲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努力开创我区农业节水的新局面,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