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领导之声 > 司局领导 > 正文
在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座谈会议上的讲话
李仰斌:加强中型灌区项目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
2006年6月28日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任     李仰斌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6/7/6    

同志们:

这次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十五”期间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工作的“十一五”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进一步加强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管理,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十五”期间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国家农发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据初步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的“十五”期间,共安排支持了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21.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7.76亿元,地方财政资金和水利资金14.14亿元。

已实施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据统计,100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新增灌溉面积3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08万亩。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增强了农田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利条件,也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创造了条件。

2、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提高了受益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测算,100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预计可新增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约12.6亿公斤,新增产值约17亿元。

3、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核心是节约用水。对北方水资源紧缺地区的项目,一般均要求对骨干渠系进行衬砌防渗,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据测算,100个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量约15亿立方米。通过节约灌溉用水,减少了对地表水资源的引用量,加大了河流的下泄水量,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项目管理

多年来,水利部农发办十分注重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98年研究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2001年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2005年2月又修订印发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从而使项目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减少了项目管理中的随意性,强化了项目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

2、高度重视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坚持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密切结合的选项原则

项目能否取得成功,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十分关键。2003年2月,水利部农发办制定了, 2005年3月又修订印发了,以此规范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同时,加强对地方在项目前期工作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科学合理。2004年12月,组织编制完成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规划》,结合规划的编制,建立了“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库”,以规划指导项目建设。

在项目选择上,坚持项目要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项目受益区已经或准备列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使灌区改造项目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紧密结合,力求做到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

3、积极推行“三项制度”,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单个项目工程规模较大,项目包含的单元工程较多,技术难度,质量要求,并且属于当地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水利部农发办在项目管理中十分注重工程质量管理,除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外,还要求每个项目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做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检单位层层把关,坚决避免“豆腐渣”工程,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同时,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合格施工单位,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工程建设资金。

4、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作为项目技术管理机构,水利部农发办十分重视项目的资金管理,在中央财政资金、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拨付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同时,通过中期检查、临时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在项目竣工验收时,均要求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专项审计。根据有关规定,财政资金普遍推行县级报账制。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不断加强和规范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减少和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各地在组织实施中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过程中也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这次座谈会上,江苏、浙江、湖南、陕西、甘肃等省水利厅的同志将进行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他们的做法和。

尽管总体说来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的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1、资金投入规模偏小,不能满足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2、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落实情况不理想,影响项目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3、部分省份的项目不能按时竣工验收等。这些问题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要认识搞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正在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治水思路提出了“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人水和谐发展、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走资源节约型的路子等”;投入上取消了农民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国家财政加大了支持力度;灌溉管理正在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新模式。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中国目前的现实状况和近几年的实践来看,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包括中型灌区在内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长期来看,我国粮食需求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水资源短缺不足的总趋势不会改变,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天,保障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除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外,关键是要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旱涝保收面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灌溉大国,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修建了一大批灌溉工程,灌溉面积从1949年的2.4亿亩增加到2005年的8.5亿亩,为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已建成大型灌区400多处、万亩以上中型灌区70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5亿多亩,约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60%。大中型灌区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目前,大中型灌区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工程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二是用水浪费严重,加剧了灌溉用水紧张的局面;三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良性运行机制。大中型灌区亟需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配套和改造建设。温家宝总理在一次批示中指出,“要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包括大中型灌区改造),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统筹规划和安排”。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十一五”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总体思路

水利部提出的“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要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由45%提高到50%。要达到这一目标,初步规划,“十一五”期间拟将480处中型灌区纳入改造建设规划。据估算,480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共需总投资约110亿元。根据现行有关规定,中央财政资金约占50%,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约占50%,“十一五”期间共需中央资金、地方资金各55亿元,平均每年各需约11亿元。

480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预计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22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30万亩;可新增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70亿公斤,新增产值能力90亿元;预计可节约灌溉用水量约62亿立方米。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的各项效益十分显著。

四、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几点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

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提供灌排条件的上游工程。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农办[2005]30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国农办[2005]26号)、《国家农发办、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农办[2005]221号)等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

2、要切实抓好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的落实工作

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能否及时足额落实到位,是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按期竣工的关键。今后要把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能否足额落实到位作为项目立项的重要条件之一。对新申报的项目,地方各级有关部门都必须有可靠的配套和自筹资金来源,省级配套和自筹资金要至少达到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计划总额的50%以上。凡是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不清或不可靠的,国家农发办和水利部暂不予以立项。对已批准立项的在建项目,地方各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承诺,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批复的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凡是地方配套和自筹资金不落实的,暂不拨付该项目下一年度的中央财政农发资金;问题严重的,取消该项目所在省(区、市)新项目的立项资格。

3、要切实加强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检查监督工作

省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检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解决好重立项、轻管理的问题。每年3月底前要按时向水利部农发办、国家农发办报送上一年度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以便全面掌握各项目建设进展和各项资金落实到位情况。

今后将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检查监督工作。重点检查项目执行和资金管理的情况,并把检查情况作为第二年安排该省(区、市)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依据。

以项目建设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2003年1月研究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指导意见》,结合项目的建设实施,进一步促进和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10月,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原则、程序以及职责和任务。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服务协会内农户,谋求所管理的灌排设施发挥最大效益,组织用水户建设、改造和维护所管理的灌排工程,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供水管理单位签订供用水合同,调解农户之间、协调农户与水管单位之间的用水矛盾,向用水户收取水费并按合同上缴供水管理单位。

要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促使灌区加强内部管理,降低供水成本,减轻农民水费负担。同时,要求灌区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灌溉供水水价,并加强水费收取;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灌区管理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工作,落实管护责任制,使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5、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

省级水利部门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管理工作,并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水利部农发办拟对省级水利部门有关人员适时进行指导和培训,省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所在县(市、区)水利部门相关人员及灌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项目管理水平。

、主动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搞好项目管理工作

做好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级水利、财政和农发机构密切配合协作。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与同级财政部门、农发机构沟通协商,加强合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对项目申报、实施、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共同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同时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同级农发机构,做好利用国家农发办分配给地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扶持的中型灌区改造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建设实施管理工作。

同志们,当前全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把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管理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