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已启用新站点,http://gpzx.mwr.cn/,当前站点将于2025年4月底关闭    
首页 > 经验交流 > 市县交流 > 正文
湖北秭归尝试“分户建池”山区抗旱模式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6/9/14    

如何创新投入机制和建管模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湖北省秭归县开展了分户、分田块建池(窖),在田间蓄水抗旱的“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山区抗旱模式的探索和尝试,成功破解了农村水利“三大难题”,不失为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一个有效选择。

一是破解了山区农业灌溉的难题,符合山区实际。它符合山区气候特征。秭归县降雨极不均衡,突出表现为“夏初多雨,伏秋多旱”,“分户建池”让千家万户在雨水丰沛季节集雨蓄水,在干旱季节抗旱保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它符合山区地势特征。秭归县境内山高坡陡,沟谷交错,地质结构破碎,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加之过去修建的公共水利设施仅能满足全县20%耕地的灌溉需求,农户因地制宜建设田间水池蓄水抗旱,从根本上解决了抗旱难题。它符合农民的承受能力。分户建池投资小、见效快,建设一口20m3水池(窖),农民的现金投入不过300—500元,大多数家庭完全可以承受。

二是化解了建管分离的矛盾,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过去,由政府“集中办水”,建水的不用水,用水的不管水,重建轻管问题十分突出,水利设施综合效益低下。而“分户建池,田间蓄水”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相一致,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产权明晰,彻底解决了建、管分离的矛盾,全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分户建池”建不建、怎样建,完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是村民自治的具体体现,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归州镇周农湾村,今年镇里下达计划200口,每口补助现金800元,申请建池的达300多户。有些农户虽然没有争取到计划,但已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全镇自发建设的水池已达1000多口。

三是破解了公益事业难办的课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依靠自身财力投入项目建设的能力非常有限,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建设也不例外,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分户建池,田间蓄水”通过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投入、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这一理念在“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在秭归,农户建设一口水池 (窖),政府补贴约为总投资的45%左右,农民投工折款加上现金投入占了55%左右,真正发挥了建设主体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