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调研采访活动
鄂陕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见闻(上)
----城乡一体供水 多元渠道筹资
  中国水利报记者     徐文青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7/9/18    

(记者 徐文青)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有个大村,叫健康村,名字虽为“健康”,然而因为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村民长期饮用致使许多人患病。去年,村里一家养猪场,也因为使用了污染水,一下子竟死了2100多头仔猪。恼怒的村民甚至要把“健康村”改成“疾病村”。

“我们要喝干净的水……”村民渴望饮水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去年10月,村里狠下力气,全面开始水改,共投入资金94万元,如今,村里3600多人全部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饭菜里再也没有异味了,吃着可香。”村民熊爱君愁容不再,笑颜逐开。

科学规划 走城乡供水一体化之路

和熊爱君一样,陕西省淳化县方里镇方东、桥西、北居寨、西坡等13个村8000多人都喝上了健康水。不一样的是,过去这13个村是“井水不犯河水”,村村都有水塔,大家各喝各的,互不往来。大家都有水塔固然好,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旦遇到干旱,有的村就很难找到水喝,遇到水质污染就更加麻烦。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了,因为他们已成了兄弟村,喝的是“一口井”里的水,均来自于方里塬饮水工程。该工程总投资189.60万元,每天可供水300吨,协调13个村的供水绰绰有余。

对于水源贫乏地的农民来说,共“喝”一口井就更重要了,他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找水喝了,因为自来水就接到了自己家里。淳化县铁王镇北塬村村民刘忠平孩子都在外打工,就老两口在家,平时得花一两个小时到外村拉水吃,近日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水龙头轻轻一拧,水流便哗哗地流入灶头水缸,门都不用出,他就有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做饭、洗衣、洗澡……老刘乐呵呵地说:“拉水车已经下岗了,有了自来水,孩子在外打工就可以放心了。”

供水的保证,得益于该县施行的联乡联村联网的供水模式。据淳化县委常委、县长闻俊辉介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县因地制宜、因乡(村)制宜,科学规划了符合县实际情况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在塬面开阔、有地下水开采条件、人口居住密集的塬区,规划建设大型骨干跨乡联村联网工程,实行集中供水;在塬面狭小、有地下水开采条件的塬区,建设大型管网工程;在水资源严重贫乏、人口居住分散的偏远山村则建设集雨窖池,临时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13处,铺设输配水管网960余公里,13.8万农民的饮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占农村总人口的75%。”

无独有偶,记者走访发现,湖北省潜江、仙桃、鄂州等市也是积极创新水改模式,依托城市集镇现有自来水厂,搞管网延伸,发展农村自来水,走城乡一体化供水之路。而与淳化县“水保证率低、取水不方便”不同,三市饮水不安全主要表现为水质污染,血吸虫疫水多,许多地方地下水铁、锰含量超标,有一个安全的水源地对他们更加重要,也因此,城乡一体化供水在这里深入人心。

潜江市着力实行“联村共建、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模式,打破过去“一村一厂”格局,在农民居住相对集中的中心地带,按规模效益要求,兴建适度规模的联村水厂;积极支持和引导市里三大自来水厂扩规扩网,通过延伸主管网,辐射城郊农村;依托现有13座镇中心水厂,辐射周边村组。仙桃市采取“一延、二建、三改”的方式不断推进工程建设,将市水厂、镇水厂向周边村辐射延伸;在村庄比较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新建集中供水工程;对供水规模小,水质不达标的老水厂进行改造扩容,增加供水范围。鄂州市也制定了以管网延伸为主,自备水源为补充的供水模式,视情况关闭一批、改造一批、兴建一批自来水厂。

“这种联乡联村联网、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既节约了工程的建设投资,又可以确保水质、水量的供给,避免了以前以村组为单位建设小型饮水工程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现象。” 潜江市委书记张嗣义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亲自抓,对此更是深有体会。

多措并举 广开筹资渠道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否建得成,关键还在一个“钱”字。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筹措到这些配套资金呢?

仙桃市三伏潭镇沟二饮水安全工程可谓是一个典型。9月2日,记者随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调研采访组来到该水厂,厂内楼房整齐,花卉修葺一新。据了解,该工程于2006年5月破土动工,总投资748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430万,市财政配套129万,群众自筹89万元。“这些加起来还差100万元,听说政府在招商引资,我便拿出钱来投资。”私营老板袁友华告诉记者,他买断了水厂30年的经营权,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水厂配套管网和基层设施建设。

与袁友华一样,私营老板龚典文共出资50万元,分别承包了潜江市张金镇五里碑自来水厂和高场自来水厂。天门市更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武汉凯迪水务公司投资1100万元,用于该市凯迪一水厂、二水厂的建设,而天门市则以两水厂为依托,在岳口镇、白茅湖农场、小板镇等地实施管网延伸,解决沿线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一做法被湖北省长罗清泉称为“凯迪模式”。

实际上,资金问题一直是各地饮水安全工程的“瓶颈”,工程建设耗资巨大,仅靠财政投入和群众自筹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调研采访组分别走访了陕西省彬县、淳化县,湖北省潜江、天门、仙桃、鄂州等地,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群众自筹、社会融资、多轮驱动”的农村水厂建设筹资新路子,初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筹资融资新格局。

潜江市2006年共争取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计划四批,国家和省投资1900多万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水厂主体工程和输水主管网建设;目前全市群众自筹资金692万元参与了20余处水改工程建设;今年共吸纳社会资金70多万元。

鄂州市采取“三个一块”,几上级补助一块,市财政安排一块,区乡镇及群众自筹一块。截至今年8月份,市区镇财政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城区至乡镇的主管网建设;争取国家、省级资金7939万元,用于乡镇至自然村支管网建设;乡镇则负责主管网的管槽土方挖填、青苗补偿费用等;根据各区实际,群众自筹资金按户平不高于400元,解决自然湾内的入户管网和水龙头、水表安装费用等。

淳化县是一个资源小县、财政穷县,但在工程建设投入上也是不遗余力。县财政在资金调度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调整支出结构,优先落实地方配套305万元,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为县城供水工程贷款200万元。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公民个人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目前,全县民办饮水工程已发展到30处,总投资近300万元。受益区乡镇、村组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