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专题调研: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是贫困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选择
  湖北秭归县水务局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7/10/8    

最近,秭归县委办公室与县水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就全县的农村水利建设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对归州、杨林桥、两河口等5个乡镇12个村的分户建设水窖、水池,田间蓄水抗旱(以下统称“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仲夏时节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今年的秭归县又赶上了一个高温少雨的季节。所到之处,我们无不强烈感受到抗旱水利设施对广大农民的重要,同时也无不感受到“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强大活力。

实践:从“集中办水”到“分户实施,田间蓄水”,秭归县进行了多年探索和积累

秭归位于鄂西山区, 地处长江西陵峡两岸,全县辖12个乡镇、186个村,农业人口33万人,耕地面积40万亩,2005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999元,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尽管秭归县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但由于境内海拔高差悬殊,降水时空严重不均,加之无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支撑,全县“十年九旱”。据统计,从1950年到2005年的55年中,全县共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75次,其中大旱23次,小旱中旱年年遇,严重的干旱灾害给全县农业生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2002年,全县39万亩农作物受旱,损失粮食2044万公斤、油料120万公斤、烟叶50万公斤、柑橘40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02亿元。

为了缓解全县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水利、发改、扶贫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以“搬大水、建大池、抗大旱”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如抗旱水利工程、水利专项、提水灌溉工程等等),在适宜建设骨干水利工程的地方(水源充足、地质条件较好、方便规模灌溉)建成了一批水库、堰塘、引水渠等公共水利基础设施,为提高全县的水资源利用率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县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块破碎,这些公共水利设施发挥抗旱作用的覆盖面不足20%。同时,由于这些公共水利设施全部为“政府项目”,在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下,这些设施建成后大多形成了“政府无钱管、部门无法管、百姓无人管”的局面,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也大打折扣。

秭归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适宜本地气候的柑橘、烤烟、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而这些作物对水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干旱成了秭归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为了破解贫困山区农田灌溉困难的难题,秭归县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从解决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天河水窖”工程中得到启示,开展了分户、分田块建池、建水窖,在田间蓄水抗旱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模式的探索。

2001年,由县水务局牵头,在水田坝乡王家桥,郭家坝镇王家岭等柑桔产业村进行了“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的试点,指导柑农投工投劳在柑橘园的田边地角建设小型水池(水窖),建成后经验收按每口水池80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2002年的大旱中,这些田间蓄水池发挥了巨大作用,试点田块的经济效益比其他田块高出50%以上。通过试点,该模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坚持“四措并举”,加快了该模式在全县的推广步伐。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践中,技术人员根据各地水源状况不同的实际,探索设计出了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藤结瓜”型。即依托已有的水池、堰塘、水渠等公共水利设施,将水引到分户建设的水窖、水池,实现田间蓄水,水渠为“长藤”,分户窖(池)为“瓜”。通过政府适当投入、农户有偿用水等综合手段对公共水利设施进行维护,确保水源充足、水到田间。归州镇向家湾、屈原庙、周家湾3个柑桔专业村,依托山顶的永乐、黄家淌等两个水库修建了万米长渠,数千亩连片柑桔园里共建分户水池1000多口,形成一道“藤”绕青山、“瓜”满桔园的独特风景。另一种是天河水窖(池)型。即在缺乏水源的地方,通过分农户、分田块修建天河水窖、水池实现田间蓄水。这些水窖水池多建在承雨面积较大、方便田间灌溉的地段,天河水经过沉沙池过滤后引入窖(池)。由于全县90%以上的耕地缺乏固定灌溉水源,这种类型最为普遍。二是统一协调,捆绑资金。近几年来,秭归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国家发改、扶贫、水利、财政、移民、农业、烟草等各个部门的大力扶持。实行“分户建池,田间蓄水”以后,全县各级各部门在严格遵循国家投资政策的前提下,除调剂一部分用于公共水利设施的建设、维护之外,其它资金都捆绑使用,统筹安排,用于“分户建池”项目。仅2005年,全县共整合发改、扶贫、烟草、水利、农业等部门水利专项资金1400万元,共建池13000多口。为深入探索实践“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经验,今年,省发改委、水利厅投入100万元在秭归进一步试点。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分户建池”3万余口,极大的缓解了全县旱季用水矛盾。三是突出重点,严格管理。在项目安排的过程中,全县始终围绕两个重点,即围绕柑桔、烤烟、蔬菜等比较效益好的重点产业,围绕容易受到干旱影响的产业基地等重点地区,大力推广“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截止2005年底,全县烟叶产区建池2090口,蔬菜产区建池1000余口,柑桔产区建池28000余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众多部门和千家万户,为确保项目规范运行和广大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全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实行“一个部门归口、多个部门配合”的管理模式,按照“四个一”(立项一张表确认、实施一本帐管理、调项一支笔审批、调度一个机构综合)的办法对项目集中管理,由县水务部门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项目建成后,从各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建验收专班,验收合格后方能将项目补助直接兑现到农户。四是配套改革,增添活力。为了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增添新型水利建设模式的活力,全县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将过去集体所有的堰塘、水库、水渠的产权或使用权转让给个人,所得资金用于维护公共水利设施。由于产权的变更,不仅极大的激发了老百姓对水利设施的“建、管”积极性,而且使部分田间水池有了水源保障。

成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体现

“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让宝贵的水源直接流入千家万户,流入田间地头,不仅让公共水利设施持续发挥效益,有效解决了山区农田灌溉的“最后1公里问题”,还综合体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在全县农田水利建设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经济效益。一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以前的农业是“靠天吃饭”,遇到天旱不仅减产减收,而且还需要大笔抗旱投入。如今田间地头有了抗旱水池,农业抗旱能力得到大大加强,而且农民一次投入、终身收益,大大节约了抗旱投入。归州镇周家湾村柑农何宝福有2亩柑桔需要抗旱,在干旱年份为抗旱保果,每年请拖拉机在长江拉水抗旱仅运费就需1000多元,2005年“分户建池”后他抗旱3次,不仅节约了抗旱成本,而且增产20%以上,当年每亩增加产值600多元。郭家坝镇夫子头村屈万俊,2005年利用抗旱水池项目扶持,建起了一口近40方的蓄水池,循环蓄水用水,基本解决了4亩柑橘树的抗旱问题,既保了果又保了树。而同组的许海祖由于没有争取到抗旱水池建设指标,今夏持续1个多月的旱情,柑橘出现严重卷叶、落果,今年预计将减产6成,而且还将影响明年的产量,在走访调查中他对此后悔不已。两河口镇堰塘坪村三组烟农郑家龙,2005年在自家责任田建了一口25立方米的水窖,今年春末夏初连旱30多天,他依靠水窖抗旱2次,保证了烟叶的顺利生长。“今年我这块烟至少可以卖2000元!而往年最好才卖800-1000元!”,望着长势喜人的烤烟,他美滋滋地说。根据各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统计部门的保守估算,目前已建成的3万余口分户窖(池)每年可使全县的烟叶增效250.8万元,蔬菜增效80万元,柑桔增效2865.6万元。二是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户分田块建池建窖,可对农田适时灌溉、均衡灌溉,有效调节田间温度和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确保农作物顺利生长,同时大大减少因干旱带来的病虫害,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烟农郑家龙因为有天河水窖抗旱,让烟叶顺利度过了久旱,目前他那块烤烟植株高大、叶片肥厚且没有任何病虫害,而与之紧临的另一块烤烟没有抗旱,不仅植株矮小,且炭疽病、花叶病严重,对此郑家龙深有体会地说:“如果抗旱不到位,光靠打药来防病虫害效果并不好”。对于柑桔、蔬菜等农产品而言,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提高,农药的使用大大减少,对于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杨林桥镇的高山绿色无公害蔬菜目前已成功打入香港市场。归州镇周家湾村柑农鲁成忠,自2004年建起了田间抗旱水池,根据脐橙生长期实行适时灌溉,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优质率达到80%以上。三是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工程建设的广泛实施,使干旱山区有了可靠水源,促进了传统旱作农业向集水农业转变,农民开始自觉地调整种植结构,使柑桔、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县柑桔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蔬菜达7.74万亩,烤烟达2.55万亩,已经成为带动农民稳步增收的三大支柱产业。

2、生态效益。一是推动了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在开展“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过程中,全县有1000多个农户把水池水窖建设与生态家园建设相结合,“房前屋后建水池,灌溉池下责任田,一年四季有水吃,保旱保用美家园”。归州镇柑农何宝福将水池建在自家屋后,实现“池上养猪、池中养鱼、池下灌溉”,一举三得。二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实现农田浸润式灌溉,使土壤不板结,团粒不破坏,可以有效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同时,在易旱的坡地上修建天河水窖水池,可以有效拦截雨水,减轻冲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三是节约资源。一方面是节约了土地资源,一个水窖建成后的占地面积在2m2左右,而且可以深埋地下,几乎不占地。一口水池占地也不过10m2左右,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选址灵活,有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是节约了水资源,“分户建池”让“公共水”、天河水变成了农民的“私有水”,有的地方需要常年维护的公共水源地,均分户安装了水表,实行计费用水,有力地促进了节约用水。此外,“分户建池”为田间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近年来,郭家坝、归州两个乡镇已开始大面积推行田间微喷灌、滴灌技术,水利用率高达90%以上。

3、社会效益。一是有效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过去,“大车小车在拉水,老人小孩在守水,壮男壮女在争水”是干旱年份群众抢水抗旱的真实写照。“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让这种现象在许多地方一去不返。现在农民可以就近取水,节约的劳力和资金可以用于发展生产。周坪乡金凤村四组农民王明彪说:“以前为了保烤烟移栽,他一天挑水30多担,如今他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3亩烤烟的抗旱问题。”二是促进了社会稳定。“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后,受益农户不再为争水、抢水引发矛盾,相关的民事纠纷大幅度减少。郭家坝镇王家岭、夫子头等6个村成立了“用水者协会”,农户对水利设施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维护,成为全县“和谐用水”的典范。三是充分发挥了公共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益。以前由于公共水利设施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干旱月份才能体现,平时无人维护管理,往往到了关键时刻难以发挥作用,“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后,农民成为了水利设施建设的真正主体,他们往往为了保证“自留地”常年有水,主动变过去的“应急维护”为现在的“常年维护”,使公共水利设施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启示:有效破解“三大难题”

“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是贫困山区水利建设的有效选择

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创新投入机制和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建设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秭归县实施的“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无疑是一个成功探索和尝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在贫困山区加快推广和运用这种模式不失为一个有效选择。

1、“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破解了山区农业灌溉的难题,符合山区实际。一是符合山区气候特征。秭归县降雨极不均衡,突出表现为“夏初多雨,伏秋多旱”,“分户建池”让千家万户在雨水丰沛季节集雨蓄水,在干旱季节抗旱保收,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符合山区地势特征。秭归县境内山高坡陡,沟谷交错,地质结构破碎,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加之过去修建的公共水利设施仅能满足全县20%耕地的灌溉需求,农户因地制宜建设田间水池蓄水抗旱,是从根本上解决抗旱难题的有效选择。三是符合农民的承受能力。分户建池投资小、见效快,以建设一口20m3水(窖)池为例,即使把投工投劳折算为现金计算,总投资在2000—2500元,政府每口窖(池)补助1000元左右,农民的现金投入不过300—500元,大多数家庭完全可以承受。

2、“分户建池”化解了建管分离的矛盾,与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过去,由政府“集中办水”,建水的不用水,用水的不管水,重建轻管问题十分突出,水利设施综合效益低下。而“分户建池,田间蓄水”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体制相一致,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产权明晰,彻底解决了建、管分离的矛盾,全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分户建池”建不建、怎样建,完全由农民自己说了算,是村民自治的具体体现,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归州镇周农湾村,今年镇里下达计划200口,每口补助现金800元,申请建池的达300多户。村民吴述军、吴述家兄弟俩,今年虽然没有争取到计划,但早已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好处,自主建起田间水池并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全镇象他们这样自发建设的水池已达1000多口。

3、“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破解了公益事业难办的课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依靠自身财力投入项目建设的能力非常有限,农村公益事业难办的问题日益突出,水利建设也不例外,而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农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正是通过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正确引导他们自主投入、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这一理念在“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中也体现得非常充分:在秭归,农户建设一口水窖(池),政府补贴约为总投资的45%左右,农民自己承担了55%左右的投资,真正发挥了建设主体作用。

建议:全面推广“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模式

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在秭归,“分户建池,田间蓄水”还处于探索、实践和积累阶段。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要全面推广这种模式,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1、明确重点,建立健全项目投入保障机制。在秭归,虽然通过“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已解决了近3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但全县高效经济林达25万亩,因此要彻底解除干旱对农业的威胁任重而道远。杨林桥镇白鹤洞村地势宽阔、土质肥沃,非常适宜发展高山蔬菜,但苦于无任何水源,抗旱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老百姓的一块心病。提及此事,村民杨信义心忧如焚:“如果我的蔬菜抗旱问题能解决,每年至少增收3000元!”居住在当地的退休老干部邹善龙说:“要想彻底解决白鹤洞村的抗旱问题,‘分户建池,田间蓄水’是唯一的出路。”面对这样的情景,政府和部门也深感压力巨大:秭归目前仍然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除依靠上级部门下达项目之外,自身尚无能力扶持农民“分户建池”。秭归县既是贫困地区,又是革命老区,还是三峡库区,基础差、底子薄且地理位置特殊。为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考虑基层实情,要充分认识“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把推广这种模式作为今后对贫困山区水利投资的一个重点方向,进一步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建立健全项目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全面推开。

2、整合资源,建立健全资金捆绑运行机制。在当前的投资体制下,“分户建池”涉及多个部门、多种项目,落实到乡镇一级就形成了“一类项目、多头管理、多个标准”的局面。以两河口镇为例,全镇2005年分户建池1199口,其中发改部门实施80口,扶贫部门100口,水务部门50口,烟草部门969口,遍及全镇15个村,还是一种典型的“撒葫椒面”式做法,既不能从根本上集中解决一个地方的灌溉问题,又增加基层工作量尤其是增加了项目落实的成本。为此,建议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捆绑力度,研究和制定切合基层实际的项目资金捆绑及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标准不一”的问题,真正实现“捆绑资金办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

3、加强指导,建立健全项目建管长效机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分户建池,田间蓄水”工艺相对简单,但对于一部分农民而言,对于在特殊地段建设而言,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领。比如有的农户调砂浆时水泥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水泥过少,造成窖池漏水;有的深埋不够或者不加盖,水质得不到保障;有的选址不当,灌溉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还有的不按项目标准建设,无法验收达标等等。为此,建议各级各部门在下达项目时,一并考虑相关技术、长效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问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每个村至少有3-5名技术明白人,指导、带动其他农户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确保一劳永逸。

4、强化宣传,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激励机制。尽管“分户建池,田间蓄水”优点众多,但还有少数群众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有的群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模式的好处,持观望态度;有的认为自己还要拿一笔钱,即使有项目也舍不得投入,指望国家“全包”;有的盲目等待项目扶持,有能力建设也不主动建设。为此,当前一是要强化宣传,大力宣传“分户建池,田间蓄水”的优点,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二是要积极引导。一方面,在没有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号召那些有能力的群众自发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