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黑龙江省庆安县:水稻控制灌溉技术 农民致富奔小康新路子
  王林霞  
    编辑: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归档时间:2007/11/18    

记者随“节水中国行”采访团来到黑龙江省庆安县。水稻是庆安县的立县作物,也是庆安县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众所周知,水稻水稻,有水才有稻。庆安县属寒带水稻种植区,这里是如何在水上做文章,向水要标准,向水要效益,打好水字牌,把“七河源”、“庆泉”等庆安知名绿色品牌的大米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粮油市场的?又是怎么打入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的呢?记者在和平灌区水稻实验站找到了答案。

庆安县种植水稻已有一百年历史,说起庆安县的水稻灌溉,建国50多年来,庆安县就不断对水稻种植技术多次革新,对水稻的灌溉技术也是几经试验,不断有新实验成果问世。记者在庆安县和平灌区水稻实验站了解到,这里已经扩建成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中心。这个灌区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水稻灌溉技术的实验与摸索。以和平灌区水稻灌溉试验站为龙头,在寒地水稻栽培技术上大胆探索实践,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在试验中心成功推出"控制灌溉"技术。

1984年,和平灌区率先实验,示范了水稻旱育稀植“浅晒浅湿”灌水技术,并在全省推广应用;1987年试验总结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模式,被国家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从1995年开始,和平灌区连续三年对水稻进行了耐旱比较,于2002年在南京河海大学彭世彰教授的亲自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对寒地旱育稀植水稻进行了“控制灌溉”实验,总结出了返青地湿润,田干裂细缝;降雨巧利用,节水促调控;黄熟防早衰,灌次结束水的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

与常规深水灌溉相比,应用“控制灌溉”技术,不仅使地表积温提高了86.9℃,而且将水稻亩净灌溉定额在360立方米以内,比常规节水140立方米左右,亩产也可增产10公斤左右,从而可节省抽水电费每亩达16元左右,水稻米质有明显提高。"控制灌溉"技术能达到水稻节水、高产、优质、增效等一举夺得的目的,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

这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听起来挺神奇的,但水稻怎么能离开水呢?水稻这种靠水养着的作物能不能买它的帐呢?记者有些将信将疑。黑龙江省水利厅农田管理站总站副站长吕纯波告诉记者,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水稻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各不相同,不必均保持稻田田面的水层,也不必都保证“充分的”水分供应,应该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要的敏感度,适时、适量地供应水分,调节水稻生理生态状况,减少作物无效蒸腾量、棵间蒸发量和田间渗漏量,从而显著地减少水稻耗水量,并通过对水稻生长形态的调整,促使水稻向"最佳群体结构"和"理想丰产株型"两者的优化组合方向发展,以达到水稻节水、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控制灌溉除了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期按需供水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农谚说得好:“秧好一半稻”,秧的好坏那可是在水稻全年的生长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控制灌溉的秧苗不能用传统的水稻秧苗。控制灌溉技术要有健壮的秧苗作保证,才能充分发挥"控灌"的技术优势。那这种秧苗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原来,寒地水稻先进的育苗技术是大棚“旱育秧”和“两段式育秧”。“旱育秧”就是旱整地、旱作床、旱播种,通过人工浇水补水来完成育秧工作。而旱育秧还有很多技术要求,比如育苗地块如何选择、品种如何确定,以及种子的处理、苗床的制作和播种等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因此,记者提醒农民朋友一定要掌握这种育秧技术才可在自家稻田地里做试验。

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期,控制灌溉又是怎样“控制”的呢?

到了移植返青期时,水稻移栽过程中田面要保持花达水,移栽后不建立明水层,改变了传统的“寸水返青不露泥”的淹灌方式。

在分蘖初期的0~2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95%,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分蘖中期的0~2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的80%,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分蘖末期的0~2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60%,此期田面裂缝8~10毫米。对此,吕纯波副站长介绍说:在分蘖末期时,要注意适时排水,及时晒田,使表土层呈干旱状态,这样可以减少水稻根系对氮肥的吸收,使叶片变硬而色淡,使水稻茎秆粗壮,抑制节间过量伸长,增长秸秆充实度,提高后期抗倒伏能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控灌水稻的底部节间长度短、壁厚、节间充实度高等均优于对照区。同时控灌水稻的叶子衰老慢,包裹节间的叶鞘坚韧性也好于淹水灌溉。抽开期控灌水稻根部叶鞘黄叶少、绿叶多、叶鞘包裹力强,抗倒伏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的淹水灌溉。稻株养分状况,也与抗倒伏性有关,过量增施氮肥,往往会引起基部节间伸长,这也是常灌水稻易倒伏的原因。控制灌溉的水稻节间生长旺盛期,恰好处于重施分蘖肥和穗肥之间,很好地协调了产量因素构成和植株生长的矛盾,增强了水稻耐肥性和抗倒伏性。

孕穗拔节期一般不需要建立灌溉水层,孕穗拔节前期的0~3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90%,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孕穗拔节后期的0~3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95%,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孕拔期是水稻生育过程中的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水稻植株生长量迅速增大,根的生长量也是水稻一生中最多的时期。此期要适时灌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抽穗开花期是光合作用比较强,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较多的时期。即便如此,控制灌溉时,此期田面也不建立灌溉水层,0~40厘米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95%,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

另外,乳熟期的灌溉管理也不可忽视,否则容易造成产量下降。

黄熟期水分管理同样重要,如果此期间放水过早,土壤严重缺水,会造成水稻早衰,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此期间稻田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60%。

虽然,在水稻的各个生长期都把握了控制灌溉的灌溉技术,但还有一些问题要注意。庆安县副县长董树春介绍说:一是要控制灌溉要适时测量土壤含水量,严格把握灌水时机和灌水量;二是为提高控制灌溉的效果,稻田池块要尽量做到单灌单排;三是沙性土壤和漏水严重地块不宜搞控制灌溉;四是根据当地土壤情况进行灌溉和施肥管理;最后一点就是稻田土壤含水量目测状况与不同的土壤情况有所变化,应以仪器测量为准。

如今,“控制灌溉”技术在庆安县正处于推广阶段,记者采访时,水稻已经收割,还整齐的码放在稻田里。据当地负责人介绍,控制灌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三年试验示范结果统计,控灌地块产量比常规地块高4.3%~7.1%,增产优势比较明显。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产量不但没有降低,还有所增加,亩可增产10公斤左右;采取控制灌溉由于基本不建立水层,地下渗漏明显减少,水面蒸发变成了土壤蒸发,几乎没有排水,因此节水十分明显。每公顷增产节支922元(折合61元/亩),年提高经济效益2063万元。

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一经推广,农民就得到了实惠,庆安县丰收乡丰裕村村民周武义就是受益者之一。今年,周武义一家承包了150多亩稻田,现在水稻已经收割,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运作,一年纯收入可以达到十多万块。”事实表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