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 谷子和经济作物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油菜是我国南方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达6000~7000万亩。就我国种植的油菜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原产于中国,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甘蓝型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北起黑龙江和新疆,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各省均有种植。全国油菜种植分布如图4所示。

按生态划分,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个大区,我国的油菜生产以冬油菜为主。冬油菜区: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包括华北长城以南及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华南沿海诸省、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甘肃省东南和武都以南、以及新疆南部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油菜面积的85%,产量则占全国油菜子总产量的90%。春油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冬季气候寒冷、油菜不能安全越冬的西北高原、青藏高原、华北长城一带及东北地区。栽培面积约占全国的15%,产量占10%。以1996年为例,我国冬油菜和春油菜的种植面积分别占93.4和6.6%,总产分别占94.2%和5.8%。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2.2%,总产占83.5%,既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带,其菜籽总产占世界菜籽总量的25%。
需水量:油菜是生育在低温季节,需水量较少,但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影响油菜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作物的产量及各地的气象条件及灌溉方法。表17是我国南北方的试验成果,从中可见,产量增加需水量也随之增加,气象条件变化,需水量也在变化。从四川省试验资料看出,当产量水平较低时,每生产1千克油菜只需800~1000千克水。但要获得较高产量时,则要付出较多的水量,约1000~1100千克。辽宁和陕西的试验资料表明,当气候趋向干燥时,每产生1千克的油菜需要的水也随之增加,约1400千克左右。
地区 | 地面蒸发量(毫米) | 产量(千克/亩) | 需水量(毫米) | 需水系数(千克/千克) |
四川省 | 150~200 | 97~172 | 137~227 | 940~880 |
200~300 | 150~200 | 160~356 | 710~1180 | |
300~450 | 140~200 | 200~370 | 950~1230 | |
陕西省 | 400~500 | 110~230 | 230~480 | 1390~1392 |
辽宁省 | 300~500 | 70~100 | 150~220 | 1430~1460 |
生育期需水要求:油菜的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也不同,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油菜大部分都是跨年生长,生育期100~200天,秋种春收或秋种夏收。春油菜则春种夏收,生育期较短,为90~100天。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生育阶段日需水比系数变差也不一样。由表18可以看出,在临近热带的广东地区,各月或各生育阶段的需水比系数高低只相差30%。而地处北温带中部的陕南地区,各月需水比系数则相差300%。
省份 | 项目 | 苗期 | 现蕾期 | 开花期 | 结荚成熟期 | 生育期(天) |
四川 | 月日 | 11.14~1.15 | ~3.25 | ~4.12 | ~5.1 | 177 |
日需水强度 | 1.0~1.6 | 1.5~1.9 | 1.8~2 | 1.1~1.8 | ||
广东 | 月日 | 11.11~1.20 | ~12.2 | ~1.3 | ~2.26 | 108 |
日需水强度 | 2.5 | 2.36 | 2.96 | 1.67~2.6 | ||
陕西 | 月日 | 10.23~2.7 | ~2.3 | ~4.2 | ~5.2 | 209 |
日需水强度 | 0.8~2.3 | 1.5~2 | 2.1~2.5 | 2.2~3.5 | ||
辽宁 | 月日 | 3.15~4.25 | ~5.9 | ~5.25 | ~6.15 | 90 |
日需水强度 | 1.36~1.81 | 1.81~2.43 | 2.43 | 2.51 |
油菜生长适宜土壤湿度:油菜喜水,但又不能受淹,过多的水分对油菜的初春生长不利,四川和辽宁的试验证明,土壤水分保持在80%~90%的田间持水量,油菜即获得好收成。不同的灌水方法的土壤含水量对产量影响较大,沟灌土壤含水量变化在60%~115%田持,产量149千克/亩。而喷灌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5%~95田持,大部分时间处在80%田持左右,产量为215千克/亩。油菜不同的生育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也各异,一般苗期为70%左右,中期为80%~90%,后期应控制低些,一般在80%以内,以便促使籽粒成熟。
灌水计划层深度:油菜属浅根作物,在根颈上着生多条根(每株有20余条根),且多分布在10~20厘米的土层中,所以一般灌水深度不宜过深。四川省在喷灌试验中,就20厘米、40厘米、60厘米三种深度进行喷水试验,以40厘米为最佳计划层深。
油菜的需水临界期:油菜一般分为5个生育阶段,即苗期、返青期、蕾期、结荚期(春油菜无返青期)。经过多年研究,对水分最为敏感的阶段是返青至蕾期,该阶段水分的盈亏影响到油菜的分枝、花芽的生长及花序,影响后期的有效分枝和荚果的增加,该期丰富的营养生长为后期的生殖生长打下了基础。如果水分不足,则会减少有效分枝和花蕾数。其次是苗后期至返青期,该阶段适宜水分的供给,能为生殖生长提供一个强壮的植株。
四川省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① 四川省油菜节水灌溉制度(见表19)
时段典型年 | 苗期 | 苔期 | 花期 | 角果期 | 全生育期(净灌溉定额) |
灌水次数 |
10月中旬~12月中旬 | 12月下旬~2月中旬 | 2月下旬~3月中旬 | 3月下旬~4月下旬 | |||
75% | 63 | 34 | 97 | 3 |
② 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见表20)
苗期 | 苔期 | 花期 | 角果期 | 灌溉定额(立方米/亩) | 灌水次数 | 产量水平(千克/亩) | |
50% | 10--20 | 10--20 | 10--20 | 15--25 | 60--65 | 4 | 139.6 |
80% | 10--20 | 10--20 | 10--20 | 25--35 | 70--75 | 4 | 139.1 |
90% | 10--20 | 10--20 | 10--20 | 25--35 | 75--80 | 4 | 147.5 |
简阳 | |||||||
50% | 15--25 | 15--30 | 15--25 | 50--60 | 3 | 138.3 | |
80% | 15--25 | 15--30 | 15--25 | 15--20 | 60--70 | 4 | 144.6 |
90% | 15--25 | 15--30 | 15--25 | 15--20 | 60--70 | 4 | 145.1 |
安徽淮北地区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见表21)
安徽淮北地区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的技术要点如下:
① 播种期:淮北油菜播种期干旱的机率较高,种子发芽对土壤湿度的要求高达80%以上。常常因秋旱,墒情不好,不能全苗或延误适期播种。灌水定额20~30 立方米/亩。
② 苗期:油菜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土壤干旱将严重影响根系和叶子的生长。因此遇旱及时灌水,能促进幼苗迅速发根长叶,以获“状苗”越冬。一般根际0~20厘米内土壤水分低于65~70%时要进行小定额灌水,灌水定额为30立方米/亩为宜。
③ 越冬期:油菜不仅怕旱,而且不耐寒。越冬期往往出现干冻苗甚至死苗,所以该阶段应根据气象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可灌水护苗,灌水定额为40~50立方米/亩。
④ 抽苔和开花期:油菜在该时期缺肥生长不旺,应结合追肥进行灌水。如生长旺、叶片肥大、田间阴蔽严重,即使土壤比较干旱,也不宜灌水,否则会造成倒伏发病。
生育期 | 播种期 | 苗期 | 越冬期 | 抽苔开花期 |
灌水定额 | 20~30 | 30 | 40~50 | 灌或不灌 |
湖北省宜都地区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见表22)
水文年份 | 灌水定额(立方米/亩) | 灌溉定额(立方米/亩) | 产量水平(千克/亩) | ||||
苗期 | 返青期 | 蕾期 | 花期 | 结荚期 | |||
湿润年 | 24 | 10 | 10 | 18 | 18 | 80 | 187 |
一般年 | 35 | 13 | 12 | 20 | 20 | 100 | 165 |
干旱年 | 40 | 15 | 15 | 25 | 25 | 120 | 140 |
云南省油菜节水高效灌溉制度(见表23)
分区 | 水文年份 | 灌水定额(立方米/亩) | 灌溉定额(立方米/亩) | 产量水平(千克/亩) | ||||
苗期 | 返青期 | 蕾期 | 花期 | 结荚期 | ||||
滇中地区 | 一般年 | 50 | 50 | 53 | 111 | 265 | 419 | |
滇东北区 | 一般年 | 48 | 48 | 51 | 107 | 255 | 415 | |
滇西北区 | 一般年 | 47 | 47 | 49 | 103 | 245 | 408 | |
滇西南区 | 一般年 | 43 | 43 | 45 | 95 | 225 | 407 | |
滇东南区 | 一般年 | 45 | 45 | 47 | 99 | 235 | 406 | |
干热河谷区 | 一般年 | 53 | 53 | 56 | 118 | 280 | 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