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主站
频道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山东德州:率先提前2年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来源:水利部网站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4/1/3    

2013年12月25日,以临邑、武城、禹城三县(市)正式联网供水为标志,山东省德州市比国家饮水安全建设计划提前2年,整建制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目标,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0%以上,全市400多万农村群众同180万城镇居民一样,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结束了德州几千年喝苦咸水的历史,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民生水利的重大突破。

立足实际,成功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路子。德州地处黄河冲积平原,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并存,地下水水质差,群众饮水一直十分困难。2005年以来,德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要模式,积极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到2007年底,全市369万农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由2004年底的30%提高到92%,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基本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近年来,德州市坚持“规模化发展,整建制推进”原则,确立“以平原水库为依托,以饮水安全为前提,大力实施规模化集中供水”建设路子,通过“延、建、改、跨”,大力开展平原水库建设和管网铺设工程,逐步解决了“喝好水”问题,到2013年底,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覆盖。

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工程建设。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作为为民“十件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把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列入对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以考核促动工作落实。市、县两级都成立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目标,突出水源建设。按照“兴建平原水库,置换地下水源,确保饮水安全”要求,确立每县建设2座千万方水库的目标,全市建成平原水库13座,在建5座,水库蓄水能力2.57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5亿立方米。三是统筹规划,整建制推进。按照“规模化发展,板块式推进”思路,全面规划,分类指导,集中投入,重点突破,实现了“供水一张网、城乡一体化”。坚持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两区”同建相结合,合理确定供水规模、优化管网设计。坚持一县一网,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跨行政区域供水,做到县与县之间水源互济,提高供水保证率。四是多渠道筹资,保障建设资金。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累计完成投资53.8亿元,仅管网工程达17.3亿元,其中省以上投资5.86亿元,占管网工程总投资的34%;市级投入1.76亿元,占10%;县级以下(含群众自筹资金)投入9.68亿元,占56%。市政府还制订奖补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融资,或利用农发行贷款,或利用调控资金,或通过BOT模式多措并举,确保建设资金到位。五是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细化任务目标,倒排工期,明确责任,以会战的姿态大搞工程建设。实行挂图作战,一县一张图,解决一个,销号一个。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四制”管理,实行一周一调度,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督促项目县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加强运行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把村庄当城市社区,从水源头管到水龙头,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是实行建管一体。管理者参与工程设计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解决了建后管理、运行维护难题。三是强化政府监管。制订出台《德州市实施<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细则》,市、县成立专管机构,代表政府行使指导、监督职能。联合卫生、环保等部门,对各地水质实行“飞检”制度,并将检测结果向社会公布,使群众喝上“放心水”。四是强化服务。各县市区均成立专业供水维修服务队,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及时解决各类供水问题。宁津县组建供水116服务队,闯出一条“专群结合、快捷服务”的供水服务新路子,被评为“2012年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
网站负责人:灌排中心科技与对外合作处 郭慧滨  电话:010-63202955  电邮:guohuibin1964@163.com
累计点击量: 18863895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