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续)
4 机电提水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我国机电提水灌区普遍存在泵站布局不够合理,泵站设施老化失修,机泵装置效率低,能耗高,输水损失大,田间工程标准低,灌水方法落后的问题。根据机电提水灌区水资源和灌溉方式及成本费用有别于其它灌区的特殊情况,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放在节水、增效、降耗等方面,通过调查研究,筛选适合技术,提出了节水技术的模式为:对泵站合理布局,进行节能更新改造;对输水土渠改造为低压输水管道或衬砌渠道;对田间水稻灌区实现格田化,采用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蔬菜灌区采用喷灌或滴灌;通过合理的配水和科学的灌水制度,减少水量损失,避免大定额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生产率。通过合理的水费制度,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农民自觉节水,间接控制水量浪费。
4.1 陕西提水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陕西提水灌区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该区水资源紧缺,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灌溉用水量大面广,因此必须将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技术要点:干支渠衬砌;实施方田建设,田间实行三改两全(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水漫灌改畦灌,顺腰渠齐全,地头路边埂齐全)和波涌灌溉。根据作物、土壤和水源状况采用科学的灌溉制度、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化学制剂节水、选育耐旱节水品种、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农艺措施与计划用水,按量计费,计算机管理等措施结合,并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系,加强灌区内部管理,精简机构,落实各种形式的经营管理责任制,降低运行成本,最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陕西省礼泉县是典型的渭北旱塬区,县内年均降水量不足550毫米。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综合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年节水总量1340万立方米,增产粮食680万千克,增加果品产量6450万千克,增加农业产值7100万元。
适用地区:陕西关中灌区。
4.2 甘肃提水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甘肃省提水灌区大多处于黄河两岸,提水能耗很高,节水与节能同样重要,在提高输配水利用率的同时,还要将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艺技术与节水管理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以特色农业和节水灌溉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
技术要点:采用防渗、抗冻、抗冲性能好,整体性强、造价低的弧底梯形断面现浇混凝土衬砌干支渠道。斗渠采用弧底梯形断面混凝土现浇,农渠用"U"型断面混凝土预制衬砌;田间节水工程在抓好土地平整、大畦改小畦等常规节水的同时,有条件、有选择地发展喷灌、滴灌。加强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制度,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制定动态的灌溉用水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田水分调控管理。在推行科学灌水方法与技术时,要重视并合理运用农艺节水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耕作保墒、覆盖保墒、化学制剂节水、选育耐旱节水品种、节水增产栽培、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
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甘肃省景泰灌区通过采用综合节水技术模式,基本做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的利用率较原来提高了26.2%,灌溉轮期由调整前的30-35天缩短为目前的20-25天,单方水效益平均2.5元,枸杞单方水效益达到13.5元,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适用条件:适用于甘肃省黄河两岸引提水灌区。
4.3 南方小型机电提水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其特征是节灌工程与农业节水措施的紧密结合。
技术要点:对泵站合理布局,进行节能更新改造;对输水土渠改造为低压输水管道或衬砌渠道;对田间水稻灌区实现格田化,采用水稻节水灌溉制度,蔬菜灌区采用喷灌或滴灌。
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上海市嘉定区在对185座提水泵站重新合理布局后,对301台套的水泵机组进行节能更新改造,使机泵的平均装置效率从38.45%提高到60.8%,能源单耗从7.43千瓦•时/千吨•米降低到4.5千瓦•时/千吨•米。铺设混凝土瓦筒管396千米代替土明渠输水,使渠道水利用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95%,节约渠道占地315.4公顷。
适用条件:泵站布局不合理,设施老化失修,机泵装置效率低,能耗高,输水损失大,田间工程标准低,灌水方法落后的我国南方小型机电提水灌区。
4.4 丘陵引提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非充分灌溉+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综合模式
技术要点:补充修建部分骨干蓄水工程(中、小型水库),整治病害水库、塘堰,建设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工程,联合调度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联合运行泵站、水库、塘堰;加强灌区泵站节水改造,集成泵站优化配套与运行管理技术;利用地形落差,实行简易间歇灌和重力软管浇灌等地面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经济实力强、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广大田喷灌、果树滴灌、菜园微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大力推广非充分灌溉、灌关键水等节水灌溉制度;充分重视农艺节水的作用,推广秸秆还田、覆盖保墒,生物抗旱剂。
节水、增产、增效综合效果:在四川简阳示范区应用中,灌溉水利用率从63%提高到74%,平均节约灌水1.80立方米/公顷,新增集雨蓄水125立方米/公顷。在75%保证率下,灌溉面积从61%提高到90%。
适用条件:南方丘陵引提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