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崇宝,男,1965年8月生,湖北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及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0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系统分析专业硕士毕业到武汉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1995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毕业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2003年~2004年在甘肃省张掖市实践锻炼,担任张掖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挂职);2006年到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工作。

多年来,主要从事灌区用水管理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灌溉现代化技术、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农村生活排水处理技术和节水灌溉产品开发等研发工作。对随机理论、优化理论、动态配水方法、灌区信息技术、灌溉现代化技术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30余项,其中3项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5项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3项成果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计划;获得专利2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出版专编译著18部,国家及部颁标准4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先后作为德国复兴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计划、哈佛大学国际发展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英国莫特麦克唐纳公司等机构的咨询专家,圆满完成了10余项国际咨询评估工作;1998至2002年承担完成了中欧科技合作项目“黄河流域节水策略研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06至2008年承担完成了世界银行学院“灌溉现代化与灌区快速评估方法”项目, 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九五”期间,主要承担完成了“波涌灌水技术应用研究”,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台波涌灌溉设备,利用多台波涌灌溉设备的时间耦合效应,为地面灌溉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被科技部等四部委列为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被水利部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五”期间,主要承担完成了“863”专题“现代灌溉系统水量监测与调配技术及新产品”和“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渠道输水系统防渗抗冻胀新材料新设备与水量监控产品研制及产业化开发”等灌区水管理科研课题,研制开发了灌区自定义搭建和可视化搭建的计算机识别系统、太阳能渠道闸门自动控制系统、低功耗大容量自记式水位计水量监测系统等系列产品,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与承担完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支持项目“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与实践”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在饮水安全方面,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与生活排水处理技术研究”和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农村生活排水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研究”,研究开发了多功能折流反应器、多介质快速生物滤池、多介质毛管渗滤等系列设备;在灌区水管理方面,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灌区用水管理及量水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形成了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标准结构体系和用水监控与调配的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方面,承担完成了“948”项目“全渠道控制系统”,建立了首个示范区,并进行了有效推广。

目前主要承担两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一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分别为:“灌溉用水实时调控技术与方法”和“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以及“自驱动多功能高效节水灌溉关键设备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