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工程节水技术措施

4 微灌技术

4.1 微灌的节水增效作用

(1)省水:微灌系统全部由管道输水,很少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微灌属局部灌溉,灌水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部附近的部分土壤,灌水流量小,不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另外,微灌能适时适量根据作物生长需要供水,较其他灌水方法水的利用率高,灌溉水利用率可达85%~90%,一般可比地面灌溉省水1/3~1/2,比喷灌还处水15%~20%。

(2)节能:微灌是在低压力条件下运行,灌水器的工作压力一般为50~150千帕,比喷灌低,又因微灌省水,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对提水灌溉来说,意味着减少了能耗。

(3)灌水均匀:微灌系统能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量,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4)增产:微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有的还可调节田间小气候,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和提高品质,经济作物采用微灌一般较其他灌水方法可增产30%~50%。

(5)适应性强:微灌系统的灌水速度可快可慢,因此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又由于微灌是用压力管道输水,对地形的适应性也很强。

(6)节省劳力:微灌不需平整土地,开沟打畦,可实行灌溉自动化,因此可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省劳动力。

4.2 微灌技术与应用

(1)技术原理:是一种新型的最节水的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和地下渗灌。微灌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很小的流量均匀、准确、适时、适量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进行灌溉,从而使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蒸发减少到最低限度。微灌常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因此主要用于局部灌溉。

①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式。灌水时仅滴头下的土壤得到水分,灌后沿作物种植行形成一个一个的湿润圆,其余部分是干燥的。由于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渗,仅滴头下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他部位的土壤水分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湿润土壤。

②微喷灌:采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通过流量为50~200升/时、工作压力为100~150kp的微喷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进行灌溉。微喷灌一般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地,一般也用于局部灌溉。微喷灌不仅可以湿润土壤,而且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此外,由于微喷头的出水孔径较大,因而比滴灌抗堵塞能力强。

③涌泉灌:也称小管出流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或微管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涌出地面进行灌溉。其灌溉流量比滴灌和微喷灌大,一般都超过土壤渗吸速度。为了防止产生地面径流,需要在涌水器附近的地表挖小穴坑或绕树环沟暂时储水。由于出水孔径较大,不易堵塞。

④地下渗灌:是通过埋在地表下的全部管网和灌水器进行灌水,水在土壤中缓慢地浸润和扩散湿润部分土体,故仍属于局部灌溉。

(2)技术要点:要实施微灌,就要建设微灌系统。微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量测仪表等组成。①选用适宜的水源,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但其水质需符合微灌要求。②建立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及流量量测仪表等。如果有足够自然水头的地方可不设置水泵和动力机。③铺设输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管网,通常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一般干、支管埋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毛管可埋入地下,也可铺设在地面。④选用安装适合的灌水器:包括滴头、微喷头、滴灌带、涌水器和渗水头,应根据使用条件选用。⑤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微灌系统的运行要求,开启微灌系统进行灌溉。

(3)适用条件:微灌适用于所有的地形和土壤,特别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是微灌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南方丘陵区的经济作物因常受季节性干旱影响也很适宜采用微灌。微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种,固定式常用于宽行作物,半固定式可用于密植的大田作物及宽行瓜类等。

(4)推广应用前景:微灌特别适合灌溉干旱缺水地区的经济作物,如新疆地区的棉花滴灌。微灌也很适宜经济林果灌溉,如北方和西北地区的葡萄、瓜果等适用滴灌;南方的柑桔、茶叶、胡椒等适用微喷灌;食用菌、苗木、花卉、蔬菜等适用微喷灌。因此,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3 微灌工程投资与效益

微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种,固定式全部管网固定在地表或埋入地下,灌溉时不再移动,常用于宽行作物,半固定式的干、支管固定,田间毛管可在数行作物中移动,灌完一行后,移至另一行再灌,常用于密植的大田作物和宽行瓜类作物。不同形式的微灌系统投资见表4-1。

表4-1 不同形式微灌系统单位面积投资(单位:元/公顷)

另据甘肃、河南、江苏、新疆等省区19个大型灌区微灌投资及节水成本调查,如表4-2所示。

表4-2 典型灌区微灌投资及节水成本分析

注:半固定式地上部分按投资的70%计算,地下部分按投资的30%计算,固定式地下部分按投资的70%计算,地上部分按投资的30%计算,折旧年限地上部分按10年计算,地下部分按20年计算,年运行费按年投资额的8%计算,单方水投入平均值按有效灌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

从表4-2可以看出,微灌单位投资在8750~32402元/公顷,平均在13523元/公顷,节约单方水所需投入为0.20~6.83元/立方米,平均为0.51元/立方米。

微灌工程由于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一般用于果树、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设施栽培作物的灌溉,具有较好的经济回报率。下面以山东省平邑县资邱乡时家村东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内的13.4公顷的微灌节水示范工程为例进行投资与效益分析。该区微喷灌6.7公顷,滴灌6.7公顷。灌溉树种为6年的苹果和杏。工程投资费用包括管网,首部枢纽及应用分摊的机泵和主管道投资费用,经计算得,微喷灌工程投资费用为105800元,滴灌工程投资费用为89750元;年费用包括折旧费和年运行费,按有关规定计算,微喷灌的年总费用为13543元,滴灌的年总费用为11862元。据1999~2000年二年的实测结果,采用微喷灌较土渠灌溉节水1440立方米/公顷年,滴灌较土渠灌节水2160 立方米/公顷年,滴灌较微喷灌节水720立方米/公顷年。将土渠灌改为微灌,虽然增加了水泵的扬程,能耗增加,但微喷灌和滴灌毛灌定额比渠灌小的多,减少了用水量,缩短了抽水时间,因而也减少能耗,降低费用,经实测微喷灌较土渠多用电260千瓦•时/公顷年,多用电费156元/公顷年;滴灌较土渠少用电1827千瓦•时/公顷年,节省电费1096.2元/公顷年,节能效果明显;微喷灌和滴灌减少了管理人员,缩短了灌水周期,减少用工,经调查,微喷灌较土渠灌溉,省工率为76%,节省工值费1552元/年,滴灌为69%,节省工值费1392元/年,由于滴灌年灌水次数多于微喷灌,故年节省工值费低些;微喷灌和滴灌配水管道铺设于地下,故节省了渠道占地。据实测比渠灌可节约用地1.5%~2.5%,相应地增加了经济林栽植面积;将工程建设前1996~1998年三年的平均产量为基础,与工程建成后(1999~2000年)二年的实际产量进行对比,微喷灌和滴灌的增产效益分别达到了71229元/年和74094元/年,并且果品质量得到改善。采用动态经济效益分析,以还本年限T,效益费用比R,内部回收率I,三项指标为评价指标,经计算微喷灌的三项指标分别为T=2.03年,R=5.46,I=42%;滴灌的三项指标分别为T=1.55年,R=7.06,I=53%。投资分析结果表明:微灌工程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在节水、增产效益等方面显著,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其效益更为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应该指出的是,建设微灌工程一定要同发展高效农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工程发展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