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节水灌溉配套农业技术措施

2 抗旱节水品种筛选应用技术

所谓抗旱节水品种是指抗旱性强、水分利用效率高、综合性状优良的作物品种。培育或引进适合当地条件的节水高产型品种是降低作物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2.1 技术原理、要点和适用条件

2.1.1 技术原理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在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差异很大,这种差异除了环境条件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植物本身遗传基础的差异。充分挖掘并利用作物的抗旱、节水、增产潜力,改良作物的抗旱性,对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1.2 技术要点

① 严格遵照用种程序

试验、示范、推广是一套不可逆的缺一不可的品种筛选应用程序。

首先要进行严格的、规范的试验。试验中,对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产量性状和产量、品质性状和品质、生态适应性、利用价值和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严格遵守种子法,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一定规模和范围的示范。通过特定程序,经专门机构审定或认定,合法地逐步推广。

② 选用适宜的品种类型

尽管不同作物的品种繁多,但都有一定的类型归属。种植中,品种类型适宜是前提,如果类型不当,就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过程,失去了种植意义。掌握具体作物品种的特征和特性,结合每种作物的种植区划,计算用种地区的积温,综合其他生态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类型,是种植成功的保证。

③ 选用抗逆性强、高产优质作物品种

冬小麦节水抗旱品种的主要筛选指标是:种子吸水力强、叶面积小、气孔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根系大入土深,株高80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生长发育冬前壮、中期稳、后期不早衰,籽粒灌浆速度快、强度大,穗大粒多,千粒重40~45克,抗寒、抗旱、抗病、抗干热风。玉米节水抗旱品种的主要筛选指标是:出苗快而齐,苗期生长健壮;中后期光合势强,株型紧凑;籽粒灌浆速度快;耐旱、抗病、抗倒伏;产量高而稳,籽粒品质好;生育期适合于当地种植制度。

2.1.3 适用条件

选用节水高产基因型作物品种要因地制宜。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力都有一系列的生理生态和形态差异,因此,只有环境与作物品种的生理生态和遗传特性相适应时,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与产量潜力,合理利用资源,趋利避害,发挥资源增产优势。

① 地区类型

注意作物和品种生育期的地理变化。如果产地和被引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大致相同,一地种植成功的可能性就大。

② 光温特性

不同作物及不同的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要求的光、温等生态条件各不相同,对其有不同的反应。如有些小麦品种生态型对光、温条件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引入不当,可能造成绝收的严重损失。

2.2 各地区应用的抗旱节水品种筛选应用技术

2.2.1 抗旱节水冬小麦筛选应用技术

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小麦课题组经过多年的试验探索,选育出既高产又具有节水抗旱性能的新一代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试验结果显示,在栾城实验站做的"0水处理"(即小麦从播种到收获不浇水)试验中,平均产量可以达到7150千克/公顷,居6省(市)19个参试品种的第一名。在"1水处理"(即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只浇1水)试验中,该小麦新品种平均产量7415千克/公顷。经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西北农大等多个科研单位多年鉴定,"石家庄8号"在水浇地表现节水高产,在半干旱地表现抗旱丰产,水分利用效率高达1.9千克/立方米,较目前国内一般高产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5%左右。

2.2.2 抗旱节水水稻筛选应用技术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中旱3号"、"沪旱3号"、"沪旱7号"等水稻节水抗旱品种已在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区的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3566万公顷,增产稻谷3亿千克,节约水资源16亿立方米,实现经济效益589亿元。与抗旱稻相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也趋于成熟,在一些种植区域,节水可达50%,而且还可在坡耕地实现水土保持,减少近七成的泥沙流失。

2.2.3 山西省寿阳地区抗旱节水玉米筛选应用技术

玉米是山西省寿阳县的第一大作物,长期以来,该地区一直沿用中单2号、烟单14等一些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育成的玉米杂交种,使当地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2004年开始,寿阳县引进高产、抗旱节水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以高产和高效用水为目标进行筛选试验。

引进的品种中,东农250、龙单23和四早113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寿阳多年应用的主栽品种,对寿阳地区的水热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表现出高产、高效用水的显著特点。

2.2.4 抗旱节水高粱筛选应用技术

晋杂1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育成的抗旱、节水、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该品种抗旱指数为1.13,具有很好的抗旱及高产、稳产性能,在山西晋中生产示范表明,该品种平均产量为10140千克/公顷,最高产量可达到12630千克/公顷。目前已在山西、内蒙、河北等地推广种植,其高产、稳产、多抗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适应种植地区广,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等高粱春播早熟区和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夏播区均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