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灌排中心 水利资讯 领导之声 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 规划方案 文件汇编 调查研究 学习园地 经验交流 科技推广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饮水安全 农村水电 专题荟萃 图片集锦 会议报道 典型交流 培训课件 专业视频 国际农水 专项工作 资料共享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本站信息检索可选择“复合搜索”功能,输入两个关键字(如:北京 节水)找到相关信息,再选择“栏目”或“专题”名称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提高检索效率。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甘肃省将整合40亿元加大财政支农 力推节水农田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朝霞  
    编辑:管理员 归档时间:2013/2/4    

我省将整合40亿元加大财政支农 今年全省力推节水农田1000万亩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兰州讯(记者王朝霞) 我省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按照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省财政计划整合40亿元,确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重大农业项目顺利实施。

我省近年来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把支农资金整合贯穿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各地各部门制定的发展规划中,努力使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集中财力办大事。2009年至2012年,省级财政累计整合70多亿元,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

我省今年以预算编制为平台促整合,将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整合归并,集中投入,做大“蛋糕”,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计划整合13亿元,重点实施草食畜、马铃薯、中药材、苹果、其他优质林果、蔬菜和草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项目;计划整合18亿元,重点实施梯田和小农水重点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整合8亿元,重点实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高效节水等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计划整合1亿元,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项目。

我省还将加大财政资金与金融投入的结合,通过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引导带动多方投入,特别是利用双联惠农贷款的平台,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金投入,助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同时,我省扩大资金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范围,坚持“以县为主”整合模式,提高整合成效,对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农项目,建立预算环节围绕重点项目归并,分配环节围绕发展规划落实,构建覆盖农业重点项目的整合平台体系。对支农资金将加大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确保项目保质保量,资金安全有效。

本报兰州讯(记者王朝霞)记者从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获悉,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今年我省已安排在河西、沿(引)黄及东部、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等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00万亩,力争达到1000万亩。

省委、省政府自2010年开始实施“千万亩节水农业工程”,计划3年在河西及沿黄灌区累计推广10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工程实施以来,2010年至2012年共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368万亩、节水13.88亿立方米、增效12亿元,减缓了因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遏制了河西及沿黄灌区荒漠化进程,改善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为此提出,从2014年起,甘肃省每年发展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今年是实施千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的关键年。我省及早谋划安排,水利、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协调配合,各市州、县区建立健全高效节水农业用水指标考核体系,细化奖惩办法,全面控制用水总量,按照配水定额,推进水权、水价改革,增加节水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田节水机具的研发配套,完善农业节水技术路线,以形成节水高效农业发展新模式。

从今年开始,省上组织在灌区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整建制推进,拟选择3个基础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县实行整县推进;在河西灌区每县选择1个乡镇共选择15个乡镇实行整乡推进。抓好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在灌区全面普及农田节水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灌水、规范种植,通过减少每次灌水数量,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农田灌水总量。

据悉,今年全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完成后,预计可节水9.74亿立方米,增效6亿元。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 电话:010-63204221 京ICP备0601348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227